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郑菲

山东智园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构建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体系是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化工行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标准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当前化工园区环境保护标准依然存在体系不健全,标准滞后、交叉重复、缺失等问题。着眼于化工园区的行业特点、项目建设背景和环保信息化标准的关系,结合可持续绿色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系统梳理化工园区环境保护领域现行环保标准,研究构建园区信息化环保标准体系,明确体系构成和主要内容,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智慧化工园区环保标准制修订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

1 智慧园区的建设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a)提升园区管控及服务能力。借助新兴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强园区公共资源的整合,并对园区运营管理部门、园区入驻企业、园区用户之间的信息进行充分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管理手段高端化、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高阶化,全面提升园区的综合管控能力与服务水平。b)推动园区产业蓬勃发展。园区的繁荣源自园区产业,而园区产业的入住与稳固,则依赖于园区的综合软实力,包括园区所能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融资服务、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等。因此,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搭建服务于园区企业的公共信息与服务平台、融资服务信息平台、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技术成果展示和转化平台等,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IT资源服务和各类生产、经营支撑服务,推动园区产业蓬勃发展。c)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园区系统是城市系统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缩影,由自然资源(阳光、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社会资源(管理部门、园区企业、园区员工等)、经济资源(园区建筑、企业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和信息资源等有机构成,这些资源之间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进行连通与互换。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与变换,促进园区内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高效运行,推动园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提升园区综合吸引力。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改善园区生态自然环境,巩固园区硬件设施环境,提升园区财政、金融、税收、投资、土地、信息、人才以及管理、服务等软环境,吸纳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更优秀的员工服务于园区,彰显园区综合竞争力与吸引力。

2 智慧化工园区环保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对策

2.1 大数据技术标准

大数据技术标准将成为传统管网管理模式向智慧管网转变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化工园区管网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园区企业等用户对实效、安全、准确的要求,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同化工园区管网管理过程中的管网数据运营、管网监测、管网养护等基本环节有机结合,打造新时代下的“大数据平台+化工园区+管网”模式,实现全面高效的管网监测、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有效合理的管网开挖规划、快速反应的管网养护、及时准确的预警模型,从而提高园区的系统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是化工园区管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大数据技术标准是未来管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2 新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将不断增添于管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之中。未来智慧化工园区管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将不断地融入大数据、区块链、超高速低延时通信等新技术标准成果。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可推动化工管网特性化和精细化、管网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网管理无误的平台化和融合化。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透明高效、安全稳定等特点,未来化工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关键管网监测数据追溯,优化资源利用率、压缩中间环节、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将有助于提高化工园区管网的风险管理水平。超高速低延时通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负载和带宽需求大等问题,可大大提高远程调度的实时性和精准性,化工园区调度人员可坐在指挥中心对生产现场科学合理地下达应急指令。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成熟、普及和商用,智慧化工园区管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必将会增添新的技术应用标准。

2.3 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包含人员持证、安全标准、行政许可、危险化学品、重点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和建设项目等的管理,通过以上信息的整理和归档,为企业建立立体安全画像,从源头上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保证企业安全合规营业。

2.4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包含风险信息、风险防控措施、风险分布、风险预警发布,企业根据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采用多种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确定生产单元的安全风险级别,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可以对风险区域进行针对性管控。

2.5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包含隐患清单、隐患治理措施和隐患统计分析,监管部门和企业安环部门能够进行自查、检查、上报、治理、核查、督办等闭环管理,隐患治理措施可指导相关人员进行隐患的整改,并形成隐患整改知识库,最后可对隐患类别、隐患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隐患排查治理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2.6 绿色发展评估标准

在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环境、资源、经济、生产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持续改进环保标准。

(1)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环保配套基础设施和监测监控网络标准。

(2)按工作要求汇编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报表、统计报表,对园区企业环境资源占用效益进行评估,为园区综合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标准。

(3)能通过园区内环境保护的数据分析,研判园区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制定管控能力和环境质量提升方案,进行流程跟踪和结果评估的标准。

(4)能评估企业及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与园区准入、淘汰机制结合,为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存优汰劣、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标准。

2.7 封闭管理

封闭管理包含周界入侵、人员和物流管控。通过周界入侵设备并结合卡口设备,将园区形成闭合区域,通过智能设备和应用对进出园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管理,防止闲杂人员、无关车辆擅自进出园区重要区域,为园区内部公共区域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周界入侵、人员和物流管控能够防止与园区无相关具体业务的人员和车辆进入园区,减少外部危险对园区产生不良影响,避免外来人员引发的安全事故的风险。

2.8 危险区域实时监测

危险区域实时监测包含阈值设定、报警管理和在线监测。监测的数据应包含物质的温度、压力、液位、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可通过阈值设定进行传感监测设备一二级报警值、数据传输方式等设置,对于异常报警状态可高亮显示,可分析报警数据变化趋势,在线监测可以掌握监管对象的运行状态。

3 结束语

智慧园区能够实现园区中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的园区封闭系统的信息孤岛。未来的智慧园区,可以在统一网络、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数据环境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高效的园区运营中心,从而提供园区的智能化系统集成。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雪,马文君,魏民.智慧化工园区管网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05):93-99.

[2]李雪,王文娟,魏民,梁园.智慧化工园区能源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研究[J].标准科学,2022(02):47-52.

[3].嘉兴港区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与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展望[C]//.“标准化与治理”——第二届国际论坛论文集.,2017: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