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选线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公路路线选线设计要点分析

陈匡龙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对于公路项目来讲,其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与公路路线的选线设计息息相关,因此,想要提高公路工程运营的高效性,就需要对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项目的选线设计工作,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工程运营效率。

关键词:公路工程;选线原则;路线设计;

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效果不仅与区域间经济的交流和沟通息息相关,同时还关系到使用人员的日常出行安全。为此就需要从设计环节入手,全面提升公路项目选线设计的合理性,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动能的同时,还可以完善区域内的交通路网,充分展现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公路选线原则

1.1环保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需要以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为目的,不能由于开展公路建设而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开展公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在开展公路走廊带比选过程中就需要尽量避开居民区和大村落。另外,工程建设人员还需要对拆迁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进行充分评估,特别是通过居民聚集地时,应当尽量减少公路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污染,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2安全性原则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湿陷性黄土地质、喀斯特地形、饱和软黏土地质等地质类型分布广泛,在受到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可能出现塌陷、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另外,公路沿线山体内部可能存在地下水、暗河等复杂的水文条件,在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后,就会造成护坡、路基被侵蚀,最终引发滑塌问题,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对道路使用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此,在开展公路选线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坚持安全性原则,尽量规避特殊地质,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应当尽可能开展保守设计,预留出一定的设计安全冗余,对公路整体的安全性进行保证。

1.3经济性原则

公路建设需要进行大量土石方的填挖,但是由于受到海拔、交通限制,大量土石方开挖及转运会增加公路建设成本。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选线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土石方转运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做好土石方调配工作,缩短土石方运输距离,实现填挖平衡。与此同时,山区河谷地段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和人口聚集地,在开展山区道路选线的过程中不能出现较大落差,避免直接穿过河谷的居民区,有效降低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同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1.4最优性原则

在开展公路选线的过程中,应当以工程布局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周围生态环境与项目区域内的实际地理情况、水文情况、地质情况,与周围建筑相结合,对多项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全面提升公路选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另外,最优路线选取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还会受到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设计人员就需要科学分解设计任务,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再对具体问题展开细化和深入分析,从环保、安全、造价、施工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对比,最终选取最优路线方案。

2影响公路路线设计的因素

2.1地质断裂构造因素

断层构造、裂隙构造、节理构造是地质断裂构造的主要组成类型。在进行公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断裂构造,就会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性产生巨大影响。在岩体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岩体强度和承载力的制约,将对项目建设投资和施工难度造成较大影响。另外,裂隙和节理构造会造成地下水位沿着缝隙上升,导致道路建设过程中受到水毁影响。地质岩层的断层构造会对边坡以及隧道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病害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岩体机理,最终出现了山体的不稳定情况。由于公路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机械设备,当开展开挖或者振动碾压作业的过程中,会对断层构造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在路堑边坡开挖的过程中,边坡岩体的构造和破碎程度直接决定了坡体的稳定性,在经过长年风化问题的影响下,会出现边坡的崩塌破坏。

2.2岩溶地质因素

在水的作用下易熔岩发生了化学腐蚀和溶解反应,在成岩体中出现空洞,在水流不断冲刷腐蚀的过程中便形成了岩溶地貌。隐伏岩溶、裸露岩溶是岩溶地质的主要形态,在开展公路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尽量避免穿越裸露岩溶路段。隐伏岩溶地质在我国分布较广,前期方案研究阶段较难判断与识别,对公路建设构成潜在隐患。为此,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地质勘探进行岩溶路段的判断工作,由于岩溶空洞存在大小不一、探明难度大的特点,为此对于一些可以探明的隐伏岩溶地质情况,就需要采取规避性原则进行处理。

3公路路线选线设计要点分析

3.1全面布局设计要点

开展全面布局设计工作,能够对路线的基本走向进行确定,在完成此项工作后,方能按照由面及带的原则开展总体设计工作。在进行全面布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在地形图上开展路线的布局,在对方案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后,开展工程现场的勘测,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以此为依据,同基本条件相结合,利用方案比选方法做好所有主控点的落实工作,兼顾需要避让的特殊控制点,在减小线路实际活动范围的同时,可以大致确定路线布局,为后续的定线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公路项目建设质量来讲,路线的布局尤为关键,一旦布局存在不合理情况,即使线形良好、技术指标合格,也无法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改善。因此,在进行公路项目选线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从总体布局入手,对基本走向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路线踏勘和方案比选的方法,促进整体设计效果的提升。

3.2逐段安排设计要点

在对公路路线设计的总体方案确定后,需要进行相邻控制点的段落划分,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指引下对地形条件展开充分考虑,可以利用试坡展线等方法进行各段细部控制点的加密处理,明确线路具体指标。在大控制点之间利用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候条件等方面,对每段的小控制点进行确定,获得路线的初步方案。在开展逐段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路线方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后续定线工作提供依据。在深入开展这一工作并展开充分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改线和返工问题出现的可能。

3.3具体定线设计要点

在对公路项目路线大致轮廓进行确定后,便可开展具体的定线设计工作,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和起伏情况选择定线的方式,主要方法有现场插点和放坡定点等。对于现场直接插点,需要先插出控制点,并在这些控制点当中穿出多数点所通过的直线段,对于一些关键点来讲,应当及时开展相邻直线之间交点的延伸处理,将其作为路线转角点。之后在平面线位拟定过程中对平曲线半径进行确定,此时可看作定线工作的结束。在开展上述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形情况,重视线形之间的衔接与平纵横的协调关系,科学选取平面指标,确保线形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结束语

总之,公路项目的选线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综合性要求较高,为此在开展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各方面因素展开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方案,不仅需要满足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达到绿色环保、安全便捷的目标,确保公路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龙昌.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材,2021(9):165-166.

[2]彭飞.分析公路路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1):259-260.

[3]吴琼.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综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