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王继珂

(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逐渐深入,原有的建筑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发展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在应用中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同时也能确保建筑的质量要求,整体上提升建筑的综合性能,符合当前时代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应用中,要重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从而突破现阶段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升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

引言

在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战略目标。这为我国各个行业开创了一种绿色发展的经济模式,同时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绿色发展。以此为根基,持续繁荣,而预制装配式建筑也成了我国的特色。该工程项目巨大,绿色建筑技术是其核心内容。所以,基于绿色建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建筑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持续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调查发现,在整个过程中,专业技术、管理手段和设备都要不断更新,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的体系也需要进行改进。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含义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在于能够充分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手段,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应用现代化工业加工手段来制作相应的混凝土构件,而此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在于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柱体和板等位置的制作和加工,通过使用这些构件进而对建筑内的阳台、楼板等大面积位置进行装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来对预制构件进行运输,进而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机械性损伤。

建筑单位还应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吊装和拼接工作,从而将预制构件放到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上,钻出孔洞对接预留的插筋,通过灌浆浇筑操作,实现预制构件的整体拼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结构体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建设强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建筑整体的综合性能。

2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

2.1 建立样板引路制度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造建筑工程实际操作中,为有效提升建设速率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在施工准备阶段通常建立施工样板引路制度。此种制度主要沿用 PC 结构的制造工序,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合理应用于建筑物防水问题的构件堆放及结构连接方面。但是此项制度需得到建设单位、相应设计单位及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和审核,通过严格的审核环节方能开展大范围推广及应用。

2.2 预制构件的物流管理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施阶段,为有效协调其架构供应时间,相关施工单位就要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及相关物流管理办法引用适当的物流管理技术满足当前材料使用需求。因此要在物流管理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类别划分,如材料方向划分为竖向板、水平板,而后按照制作、储存或者安装方式顺序对其进行相对科学的记录及统计。

2.3 高精度快拆组合式的模板施工

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深入熟悉了解施工图纸的情况下,进一步掌握施工现场设备设施搭设工序,从而在建筑物外墙板内侧进行高精度的快拆组合式模板施工,其构件主要材质为铝合金。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构建预埋等较为直观方式进行,定向固定接驳器与五段螺杆,此举能够在节省木材使用成本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性应用于深化模板的过程中,则应选取三维建模方法模拟板体构件,并在整体工序中合理配置单支顶、钢背楞及三角斜撑的部件。铝膜的最终施工流程则是指以墙柱定位为前提,开展安装墙体的标高抄平,且按照已安装的大梁模板开展相关的平整度检测及工序检查。

2.4 饰面预制构件的保护

在工程建筑过程中,污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其主要来源于石材外饰墙面的预制构件。施工方应采取维修或更新措施,降低石材外饰墙面的预制构件的能源消耗面积。与此同时要在固定期限内开展检测,确保饰面预制构件的污损程度降到最低。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整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当前工程施工的个性化要求,必须对已有的各种设备进行精确、高效的检验,以确保正在使用设备的适用性。对后续的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其必须严格遵守现行规范,对预制构件的浇筑过程能否满足规范做出正确、有效的判定,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发生一系列的变形问题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一般在浇注完毕后,施工方需查看现场状况,适时地调整平整度,以保证科学的养护管理。它既能满足现有技术手段所需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又能在整个工程竣工后合理利用蒸汽养护等相关技术对预制构件的表面进行有效的维护。

3.2 预制构件的运输、装卸及储存技术

由于整个预制施工工艺中的运输、装卸和储存都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所以有关单位要根据预制件的实际数量和材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装卸过程,避免碰撞。在运送时,要适当地填充用于运送、贮存的预制构件缓冲材料,以起到防护构件的作用。此外,存放预制件的地方,必须要保证地面的平坦,尽量减少对预制件的破坏,同时,存放的地方也要保证一定的空间的密闭和干燥,不允许在存放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水分。总之,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齐心协力,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预制件地搬运和存放,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预制内剪力墙,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运用

预制内剪力墙技术是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通过螺栓连接,将预制件牢固、高效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精确连接和技术要求。所以,在进行预制构件装配时,应预留下板的间隔,以保证钢筋可以插入,并采用螺栓将预制结构的剪力墙与其他特殊部位相结合。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先确定接头的位置,采用特定的构件将其与主体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窗来进行通风、透光等,所以必须对窗体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达到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其次,在建筑预制窗时,工人要用螺钉固定门窗,保持门窗螺帽的位置。另外,门窗和部件的连接也要适当调整,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安装质量。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损伤,应该使用周边的支撑板来进行适当的防护。而在进行叠层拼装之前,吊板的安装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采用比较合适的方法来保证安全,在安装的时候,首先要在底座上设置一个临时的支撑,这样才能提高装配的安全性,完成后要及时拆除。要注意的是,避免采用单层支撑,当叠合板装配工艺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混凝土浇筑,并及时进行维护,以达到强度标准。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支架拆下,并完成组装和安装。

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建筑领域,也紧跟着国家的发展步伐,进行技术革新,尤其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该技术的运用,对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建筑业市场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菲.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J]. 价值工程,2020,39(19):189-190.

[2]盛晔.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中的作用[J].城市住宅,2021,28(06):111-115.

[3]陈兆荣,蔡志立,曾常洛,白忠奎,杜仕帅. 基于绿色建筑的隔震技术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研究应用 [C]//.2021 第五届土木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2022:72-77.

作者简介 :姓名:王继珂,出生年月:1988年12月09,性别:男,籍贯:山东市临沂市平邑县,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邮编:273300,单位: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