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与勘察实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与勘察实例分析

夏梦

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不论是在哪一阶段,建筑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都需要引用勘探技术来详细的调查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并结合调查中获得的数据信息来明确施工安全性,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以此来为各道工序的保质保量落实提供一定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施工中,勘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从不同层面来加强勘察技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工程勘察;实例分析;方案建议

引言

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判定水文地质是否会对建筑地基的开挖造成影响,威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南起广州新客站,经石壁站、会江站,向北延伸穿越大石水道至南浦站、过三支香水道至洛溪站、南洲站、东晓南路站、瑞宝村站、五凤乡站、跃进村站,最后线路接入已运营的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

2水文地质勘探的基本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需要对岩土工程施工前的岩土水含量、地下水含量、土层的渗水情况等进行勘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与建造技术。例如,可以根据地下水的酸碱性质估算工程建设中地基的耐久强度。水文地质勘探需要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确定地下水位的变化,根据水流和岩土层的稳定性数据确定岩土工程中是否需要采取抽、排水技术。岩土层中存在不同的成分,它们对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腐蚀能力,因此,不同土壤性质的含水层具有不同的承压能力。在对水文地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含水层的深度与厚度、隔水层等进行测量与勘察,为技术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3.1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勘察技术的革新发展一直都未获得足够重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主动且全面、深入的了解新颖、先进的勘察技术。这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而难以对工作要点、难点做出准确识别的主要原因,也无法预测工程问题,难以将勘察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给之后岩土工程施工带来一定制约。

3.2缺乏对环境的动态性管控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部分施工区域的情况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因素。而勘察单位对此认知不足,在工程设计以及勘察技术手段选择方面存在问题,导致部分风险隐患未能被发现,继而影响勘察结果。除此之外,整体环境在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细节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工程勘察结果,若不加以管控,极有可能对整体工程造成影响。

3.3缺乏指导规范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还有待提升,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也有待加强,所以,与岩土勘察有关的指导性文件也很少,难以科学有效监督勘探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革新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另外,技术人员也只能凭借自身经验来勘察,无法保障勘察质量与效率。

4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与勘察技术要点

4.1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调查的最终目的就是评价拟建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其调查内容主要包含:①根据拟建工程规模以及工程地理位置等,查明拟建区域周边的地下水分布规律以及对拟建区域的腐蚀特征等,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防治检疫,并评价地下水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如腐蚀程度等;②评价拟建区域的岩土结构,地下水的变化对拟建区域的岩土结构影响程度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③评价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对施工材料的影响,主要从酸碱度等方面论述,并对材料进行地下水腐蚀试验,进而提出治理措施。如某建设场地为分析地下水的腐蚀特征,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了成分测试、拟建区域内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2震源设备及测试设备

根据拟建工程基本特征,本次选择震源设备为CE9201工程地震检测仪。在使用单孔法进行检测时,将2m×0.3m×0.05m的激振板置于孔口1m处位置,同时在木板上放置重物,并使用大锤对木板两侧进行敲击夯实处理,使得岩土体产生剪切波。在拟建工程岩土体参数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测试设备主要为孔内的三分量检波器和地震仪。其中,孔内三分量检波器是由X、Y和Z三个方向的检波器组成,并将其密封在容器中,其中横波主要通过水平方向的检波器接收信号,纵波主要通过垂直方向上的检波器进行接收。测试过程中三分量检波器的位置处于孔深的10.0~14.0m处,不同测试点的距离控制在0.5~1.0m处,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不同测试点进行了重复观测。

4.3地下水勘探技术

地下水勘探技术是岩土工程必不可少的勘查技术之一。(1)开展地下水勘查技术之前,相关负责人需通过岩土工程区域的地表地形地貌、表层数据信息以及专业知识,分析和初步确定地下水的埋藏位置、走向、数量等等,以此为基础开展地下水勘探。若勘探过程中出现了预估之外的水文数据信息,工作人员要立即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勘探方案、勘探角度、勘探技术。(2)地下水勘查工作不应该局限于岩土工程内部。区域的水文条件存在较强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工作人员仅仅对照岩土工程区域的相关数据开展水文勘测,必然会导致资料片面、信息不完整。因此,考虑地下水的完整性,对周围地区的水文条件同时进行观测和分析是地下水勘探技术应用前的必要准备。(3)根据地质条件、水位条件确定地层的渗透性,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好水土分层,确保地下水勘探符合后续工程施工要求。

4.4抽水试验常见问题的改善方法

在抽水试验前,需要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地点的实际需求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突发性问题。做好钻孔、洗井等准备工作。在钻孔过程中,钻孔深度需要符合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直径的钻头、套筒,钻孔结束后应清理抽水孔,使用钢丝网包扎过滤管。洗井过程中,应考虑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洗井方式,现常用潜水泵间接洗井,特殊情况则采用活塞式的洗井方式,避免洗井过程出现残留,确保观测孔周围的清洁。在抽水试验的过程中,要确保抽水过程处于单一的含水层中,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试验采样,选择抽水孔时,需要将其尽可能地设置在有较好导水性和补给条件的水层中。

结束语

水文条件与水文岩土工程建设过程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多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地质条件危害无法被发现,从而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当注意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要点,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下水位反复上升下降,都会给岩土工程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合理选择勘测方式,查阅工程相关资料,重视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对岩层和断层特性实施分析,加强勘察人员培训力度,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韩素军.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居舍,2020(35):81-82.

[2]杨柳.加强工程勘察质量全过程监管的思考[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20(S1):15-19.

[3]谭友根,刘智辉,吕小毛.岩土工程勘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20(S1):66-70.

[4]杜保成.膨胀土在工程勘察中的分析评价[J].化工管理,2020(35):162-163.

[5]叶起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