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朱静萌

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武汉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高楼建设效率不断提高,层数也逐渐增多。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需求,建筑物的结构逐渐向复杂化转变。而随着层数的增多,建筑稳定性的问题逐渐突出。采取转换层技术进行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程度,其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是目前城市建筑中常采取的一项转换层技术,有明显的稳定作用。本文对梁氏转换层的结构与特点进行阐述,分析转换层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促进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推广,从而提高城市高层建筑物的质量,保障人们的住行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  梁式转换层

中图分类号:TU9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层建筑泛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民用建筑,凭借层数高、体量大的优点,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活动面积。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由于建筑高度较高,使用功能多样化,高楼层与低楼层的建筑功能改变,对上下层的结构布置要求就会有所不同,建造成本也随之上升、施工过程难度大、消防救援困难等问题也逐步显现。现阶段高层建筑设计中,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解决上下层建筑功能转变的一种形式,受到了建筑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合理性,将高层建筑优势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建筑设计者应重新审视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遵循三维立体设计原则,利用BIM技术,打造三维立体模型,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高效性。高层建筑在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通过利用BIM技术,可实现模拟高层建筑的项目建设。在施工前,规范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准确发现梁式转换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极大提高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遵循三维立体的设计原则,避免了CAD技术带来重复工作内容的可能,使建筑设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表现方式,使设计人员更直观地看到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细节。通过数字信息构建仿真模拟的高层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可预测光照、地震等自然因素对梁式转换层的影响,并将高层建筑各部分信息归纳整合,分析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各结构之间的作用,充分发挥多方协作功能,使高层建筑之间完成多方的信息交流,设计者利用数字信息模型,完成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工作,实现高层建筑的高效施工。

2梁式转换层的施工难点

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钢筋需求量大,转化层结构本身应符合施工材料的标准,达到一定的承载力。但是由于钢筋配置较多,整个界面也相对较大,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搭建上,由于要对钢筋材料进行密集的摆放,重量较高,会对模板支撑体系造成较大的压力负担。因此在进行模板的搭建时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对能够承载的重量进行计算,确保支撑体系符合承载需求。对于钢筋工程的设计,要注重钢筋材料与捆绑形式的选择,保证施工质量,加强整体的安全性。由于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注重材料比例、温度、力度等方面的均衡。如果在操作时出现误差,则容易形成裂缝,无法起到稳定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建筑的安全问题。在转换层的搭建流程中,结构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人员对于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好相应的把控,了解设计要素与施工重点。对细节问题进行仔细查验,有效发挥转换层结构的稳定作用。

3在高层建筑中梁氏转换层的技术应用

3.1支撑体系的建设

在梁式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搭建顺序是柱到剪力墙,最后才是楼板与房梁的施工。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顺序,如果顺序发生错乱,则有可能对整个转化层的支撑体系造成影响。在这样的变化下,转换层对建筑的作用也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确认,保证建设顺序上的准确性。此外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做好监督工作的安排,设置监管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查看,协助工程施工。做好全流程监管,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在施工中支撑架的搭建也十分重要,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在选择施工人员时要注意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经验水平,提供准确的数据。在施工时实时测量,对支撑架部件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形或者松动。定期查验结构部件,如果部件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时也要及时反馈,避免由于延误造成的严重事故。在进行斜撑杆的施工时要注意角度的把控,斜撑杆之间夹角范围要低于 45°,通常按照柱体位置进行竖向的摆放。不同斜撑杆的距离通常不超过 1m,模板与斜撑杆的摆放要注意其位置、顺序、距离符合施工管理要求。为了维护受力的均匀,施工时要注意斜撑杆与支架的合理安排。而在进行支撑钢管的施工时,施工人员通常要使用转换支架模板。它能够加强支撑体系的承受能力,增加模板本身的承载力。从而提高转换层的质量,防止工程建设结束后出现意外

[1]

3.2钢筋工程的建设

在梁式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钢筋材料,分布十分紧密,因此钢筋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依照施工图纸做好确认,选择适合的钢筋材料。尤其对于钢筋量较多、分布密集的楼板建设部分更要关注钢筋本身的质量情况。在安装时首先要对所需钢筋数量与安装区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施工的流程。在安装顺序上,要首先完成大梁底部的钢筋安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铺设工作。在钢筋位置的选择上,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测量,保证钢筋的间距和位置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安装结束后,对每条钢筋做好固定与捆绑工作,之后采取电焊形式完成钢筋的安装与加固。钢筋安装的基础在于钢筋材料本身的质量,工作人员在采购阶段要做好把关,确认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这样才能在梁氏转换层的工程中起到作用。而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要做好钢筋尺寸与间距的衡量,确保钢筋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偏移。在进行钢筋的连接时通常采取冷挤压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做好捆绑衔接,加强钢筋施工的管控[2]

3.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完成支撑体系的搭建与钢筋的铺设后,最后就是在转换层上做好混凝土的浇筑。首先要完成施工方案的设计,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浇筑通常包括了分段分层、全面分层与斜面分层三种浇注形式。在材料的选择上,由于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量较多,应首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数量符合施工需要。部分施工工程也会自行安排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80%以上,保证梁氏转换层的建设质量[3]

结束语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复杂性,在建设时多采取梁氏转换层的施工形式,建设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在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建设过程中要保证高要求高标准,严格规范施工流程。对各个难点进行突破,完工后做好数据整理,确保工程的标准化,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转换层的建设工作。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使其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工程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青锋,郑淳,苏仁智,等.带复杂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施工监测技术应用[J].广州建筑, ,2019,46(16):3-4.

[2] 张思炜. 关于高层建筑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工程实践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19(07):110-111.

[3]何荣辉.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实际工程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