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的类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的类型研究

张慧琳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市  300451

摘要:小学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但老师需要教新知识,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多。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国颁布了“双减”政策。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情境作业,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已经学到的英语知识,有效培养英语语用能力,提高核心英语素养。本文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作业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作业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英语;情境作业

1.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情境作业类型

1.1 注重英语素养的“生活化”作业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双减”背景下给学生布置情境作业时,要结合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已学的英语知识,通过“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英语素养。小学英语老师布置情境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告诉家长当天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这不仅能让学生与父母分享他们学习英语的快乐,还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生活化的作业符合“双减”政策,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英语融入生活。

1.2 “体验式”作业,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过多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英语老师在“双减”背景下给学生布置情境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无法用英语进行活动的情境,比如人们如何在外国商店购物,开车时外国与中国的差异等。这些情况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中外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精髓。现在多媒体比较发达,所以学生在完成这种“体验式”作业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观察国外的实际情况,在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再完成相关作业,模拟具体场景。

1.3 “探究式”作业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小学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给学生布置情境作业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作业内容,共同合作,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然后共同交流汇报,协作完成作业。这种小组合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也能让学生在讨论中锻炼思维能力。许多解决问题的灵感碰撞在一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4 “实用”作业,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不是我们国家的母语,因为学生在生活中不能经常使用英语,所以不能经常巩固自己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给学生布置情境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实用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老师可以联系与学校有合作的社会实践单位,比如可以联系报社,让学生去报社当小记者,用英汉结合的方式采访其他人。这种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在实际面试中的勇气。同时,对这种实践性作业的考察和参观,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英语语言,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加有效。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作业的创新策略

2.1 从人海战术走向生活化作战

过去,小学英语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经常使用“题海战术”。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是在作业量大的情况下,学生会花费更长的时间。长此以往,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严重时会导致学生大脑僵化。另一方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情境作业属于“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更高效地巩固已经学过的英语内容。英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努力寻找作业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设计出能将英语知识内容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相结合的情境作业。将学生写作业的过程转化为乐趣、探索未知、迁移和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对写作业充满期待,带着思考走进生活,堪称“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受生活”。小学英语语境化可以使英语学习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如果拥有者把语言使用作为目的,把语境作为支撑,把体验作为实践的方式。

2.2 从低质量经营向高质量经营转变

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小学英语作业基本都存在量大质低的问题。一些一线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选择让学生直接做作业本。有些练习册的题目非常丰富,包括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选择单词的用法等。但是,过于丰富的练习内容会直接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英语作业,过于繁琐的内容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质量差的作业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双减”背景下布置情境作业,可以有效提高作业质量。一线英语老师会为学生精心编制和挑选作业内容,使内容更具代表性,而且由于作业量小,能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高质量的情境作业不仅可以直接巩固复习作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2.3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选择性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既要保证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与他人交流,又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学习英语,从而增加英语学习空间。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观察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事物,并以此作为设计情境作业的重要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小学生对抄课文、抄单词的兴趣非常低,而对英语会话、看英语视频、唱英文歌的兴趣却非常高。有些学生甚至希望英语老师能减少抄作业,多加一些有趣的对话。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情境作业。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新思维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Festivals we like”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不同节日的视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节日的英语发音和文化氛围,然后让他们使用“I like ...best”进行对话和交流。因为小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作业属于表现型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而这种先看视频再进行情景对话的方式,不仅趣味性极强,而且表现力极强,因此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英语内容。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布置情景英语作业时,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2.4 增强作业的层次感,突出个体差异

学生属于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差异。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情境英语作业时,需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有层次感的作业。英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不断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然后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写作业时获得成就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此外,小学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英语作业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好的练习方法。小学英语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包作业,但要注意包作业要有层次,要有巩固效果。设计作业时,可以加入角色扮演或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作业进行对话。另外,你也可以把表演对话当作一个套餐内容,因为学生在进行对话表演之前,需要熟练地了解课文内容,所以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英语语篇时,教师可以让口语能力一般的学生听文章内容,然后根据所听内容进行模仿。经过多次模仿,学生可以带着感情大声朗读。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朗读;让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替换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创造内容,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通过设计这种分级作业,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让他们从作业中有所收获。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设计情境化的小学英语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英语作业,巩固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实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英语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宣凤玲.情境化设计,探求英语作业新形式[J].校园英语,

2021(3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