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保险学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数字经济背景下保险学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研究

李秀丽,程杨兰,刘美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近年来数字保险快速发展,保险学专业教育未适应“互联网+”创新要素影响,存在学科建设薄弱、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软硬件资源不足、生源限制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欠缺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培养方式改革。高校可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和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对师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软硬件设施等进行改革,完成保险学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方案。

关键词:数字经济;保险学;人才培养;高校

保险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从业务系统改造、业务渠道创造、新险种开发,到经营模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逐渐成为推动保险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数字保险现状

近年来,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专门部署,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不容忽视的存在。在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优化数字社会环境”。 “数字保险”快速发展,迅速深入到保险组织的每一个环节,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

二、改革必要性

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保险业市场主体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数字化”。数字化可以让市场主体更了解消费者、更精确地开发产品服务、更快速地触达消费者,更高效地开展运营,“数字化”就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保险学专业教育也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创新要素对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重塑保险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形成保险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动能。

三、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1.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保险学专业设置相对较晚,专业教师中比较缺乏跨学科、熟悉大数据的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也以本专业和相关的经济、金融专业为主,与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团队关联度低、合作少。而且由于长期以来相对固定的高校运行机制,跨学科的教学团队组织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具有凝集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跨学科教学团队还未正式成立。教师科研教研仍以传统金融保险领域为主,缺少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和制度建设。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还是以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比例往往低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87.5%标准;二是专业选修课程及一般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课程中的比例为18.2%,低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25%标准;三是课程设置还是以传统的金融保险类课程为主,辅以经济类课程。除学校必设的计算机课程之外,既缺少大数据运用、互联网建设等专业课程,也缺少数字保险、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营销等交叉学科课程。

3.教材开发或选用不够规范  根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优先选用曾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的教材,或获得国家规划教材立项、省部级精品教材立项的教材,但是保险学专业相关教材开发少,数字保险方面的更少。

(二)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软硬件资源不足

目前保险学专业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门数少,特别是核心课程和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开发太少。拥有的教学硬件资源不足,保险学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较多的实践经验,目前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很多,但是大部分以电话营销、个人销售为主,学生在实习期间难以实现轮岗,难以接触管理类业务。实习配套软件开发滞后,现有软件基本上还都是十年前的模式。内容陈旧、操作方式传统,久未升级,缺少新技术的应用,缺少互联互通,与实际脱节,不能满足保险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改革方案

(一)加强学科建设

1.多管齐下,外引内培,提升跨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条途径增加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教师。引进博士要充分调动、挖掘和发挥学院教师在引进博士学位教师方面的群体力量和潜在力量;全力支持教学部有条件、有能力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规范化组织,立体化培养,确实提高教学水平  将教学部教学业务、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业务水平。组织优秀教师示范课,强化示范引领。培育巩固比学赶帮超的教研文化和氛围。有计划,分重点,讲效果的安排教师参加数字保险或交叉学科的教学、教研学术活动,并在教学部内交流心得,带动教师提升数字保险教研、可以能力和兴趣。每年邀请1-2名相关学科教学专家、教学名师等做教学、教研学术交流。

(二)统筹教师资源,组建教学团队

利用各个高校自身现有资源,打破教学部界限,统筹相关教学部的师资力量,着力打造数字金融教学团队、数字保险教学团队和数字金融研究所。对标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标准有序建设,在推荐教研立项、教学成果评选、专业技能大赛、学术交流以及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三)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及资源库建设

深入探索数字保险课程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加强与企业一线专家的交流合作,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教学团队的力量,积极开发相关教材,建设相关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协作学习,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

(四)深化产教融合

通过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联合,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邀请专家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共建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授课、指导实习实训、编写教材,同时完成课程共建。探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有序推进 “1+X”项目建设。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确实可行的方法,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新增专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冯文丽,苏哓鹏.地方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建议—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 中国保险2019(9):39-44.

[2] 宋灵青,田罗乐.“互联网+”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17(1):78-82.

[3] 葛和平,陆岷峰高等院校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金融观察,2021(6):46-54.

课题项目:2021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保险学+”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和专业提升研究(JYYB2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