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旅游景区轨道选线研究——以深圳轨道8号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山海旅游景区轨道选线研究——以深圳轨道8号线为例

康雷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深圳市,518040

摘要:轨道交通在我国更多的承担城市通勤交通功能,主要解决人们上下班出行及城市内部交通问题。为更好促进旅游景区发展,解决旅游景区节假日出行难、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深圳市在东部景区规划轨道8号线。本文结合深圳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旅游交通特点,在线路的详细规划层面,从线路制式选择、车辆编组、敷设方式、与综合交通体系衔接等方面总结出在山海旅游景区轨道线路规划选线的一些规划要点,并以轨道8号线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旅游交通;轨道选线;深圳8号线

引言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有41个城市获批建设轨道交通,预计至2022年前后,全国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里程接近1万公里,作为一种大运量、快速、准时的公共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在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解决通勤交通需求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深圳市自2004年开通地铁以来,目前已形成288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市主要发展轴带及交通走廊,但轨道交通仅仅是服务于通勤、通学客流。2011年,国家批复深圳市轨道三期建设规划,其中轨道8号线连接深圳东部重要景区大小梅沙,在最新全市轨道网络规划中,8号线由小梅沙继续往东延伸至大鹏,服务于东部旅游景区客流,并定位为深圳东部景区的旅游交通专用线路[1]

1东部滨海景区概况

深圳东部海滨地区包括盐田区和大鹏新区(葵涌、大鹏、南澳三个街道),总面积361平方公里,拥有150多公里的海岸线,森林覆盖率70%多,拥有独特的山海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拥有作为一个高水准海滨旅游区几乎所有的环境和旅游要素。东部的旅游景点在深圳各个区当中也是最丰富多彩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梧桐山等,还有如东山寺、大鹏所城、客家围屋等人文景观,海水、沙滩、山体三者组成东部地区滨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此外,东部滨海地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大鹏所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东江纵队司令部)、市级文物保护四处(大鹏赖太母墓、刘起龙墓、东山寺龙井、中共抗日军政第七干校旧址)等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休闲度假。

图1 东部滨海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图[2]

2旅游交通特征分析

1、季节性

旅游交通季节性明显,一年中淡季与旺季差异较大。旺季节假日旅游客流呈现爆发式增长,通常达到淡季客流量的5~6倍,如2019年十一黄金周高峰日梅沙片区接待的游客达45.6万人次,达到淡季客流的十倍以上。旅游客流的季节性波动带来旅游交通的相应波动和高峰期的井喷式增长。但由于各个景点高峰月度不一样,总体变化趋势趋缓,7月仍是旅游高峰季节,占全年总客流的16%[1]

另一个特征是工作日与节假日差异较大,以小梅沙为例,旅游客流以本地客流为主,周末客流量一般为工作日的2.5倍左右。五一、十一长假客流突增,是周末客流的3~4倍[1]

图2 盐田区主要景点旅游客流月变化图

2、潮汐性

同通勤、通学交通类似,旅游交通也具有明显的潮汐性,但相比城市通勤、通学交通,高峰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上午十二点以前,交通流向多为由城市内其他区域涌向旅游景区,而在下午四点以后,游客开始陆续返程,交通流向与上午相反,主要是由景区向城市内其他区域分散。

3、目的性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出去旅游一般会提前制定计划,包括旅游目的地、出发时间、返程时间、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出行基本都是点对点的出行,人们选择从居住地直接到达旅游目的地,中间除必要的换乘需求外,一般不会停留。

3选线规划要点

1、线路制式选择既要满足客流需求,同时又要适应沿线地形地貌

从客流特征来说,东部滨海地区客流断面高峰在1.0~3.0万人次/小时,适宜的线路制式包括地铁轮轨B型车、跨座式单轨、中低速磁悬浮等。从沿线地形地貌特征来说,东部滨海片区沿线山体及立交桥梁较多,地形条件复杂,轮轨B型车技术标准相对较高,难以适应沿线特殊的地形地貌。中低速磁悬浮在深圳应用争议较大,沿线居民反对声音大,由此8号线一期工程迟迟未能开工建设。跨坐式单轨交通最大爬坡度可达60‰,最小曲线半径仅100米,可以较好的匹配线路客流特征并适应沿线的地形地貌。

2、规划按最大弹性建设,建成运营后车辆灵活编组,适应不同客流特征

根据8号线客流预测,远期旺季节假日高峰最大断面客流量达到2.61万人次,而在淡季工作日高峰最大断面客流量仅0.93万人次,约为旺季的1/3。为充分适应线路不同季节、不同时日客流特征,规划考虑按8节车辆编组进行工程建设,按日立(重庆)车型计算,运能可达3.0万人次/小时,可以满足旺季节假日客流需求;在旅游淡季工作日,按4节车辆编组运营,也有较大的运能富裕。这也是线路选择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主要原因之一,既可以保证旅游旺季的线路服务水平,也可减少在旅游淡季的运能浪费及运营成本。

3、实现线路功能,车站与沿线主要景点无缝对接

根据线路功能定位,8号线为东部滨海景区的旅游交通线路,必然要求线路直接进入主要景区设站,以更好服务旅游客流。8号线沿线最主要的几个景点包括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等线路距景区步行距离均在100米之内,同时为减缓瞬时大客流对景区冲击,规划要求在主要景点综合改造形成人流集散广场。以小梅沙站为例,在车站与小梅沙海滩之间有一排旅游配套商业设施建筑,规划建议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包括必要的海滨公园、集散广场等,以满足大规模人流聚集的需求。

图片1图片3

图3  8号线车站与东部景区主要景点关系图

4、践行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组织理念,合理组织东部景区交通

东部地区交通组织思路主要是通过枢纽节点引导及控制交通流量,实现东部景区保护性发展,结合东部地区空间结构,规划拟设置三处枢纽节点,分别位于葵涌、大鹏和新大。三处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构成大鹏新区公共交通骨架的“脊梁”,通过枢纽设置P+R换乘系统以及采用中、低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实现私家车与公交便捷转换、公交与轨道便捷换乘、枢纽客流快速集散、提高通道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的目的[3]

东部景区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景点较为分散,若都采用轨道直达方式,综合经济效益较差,规划结合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组织架构,将8号线引入主要枢纽节点,包括大鹏集散中心以及预留延伸至新大集散中心设站,轨道客流在枢纽通过常规公交到达不同的旅游景点,在东部景区实现“轨道+公交”的出行方式。

图片1图片1

图4 东部滨海景区交通组织架构图[3]

5、敷设方式以高架为主,兼顾旅游观光功能

如前所述,深圳东部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山海资源丰富,未经开发的山海资源本身也是旅游资源。因此,8号线在选线时,考虑一是线路敷设方式除必要的穿山隧道外,基本以高架为主,车上乘客可以较好的感受沿线的山海景观,线路兼顾旅游观光功能;二是要求线路在工程设计阶段,开展景观专题研究,在车辆选型、车站设计、桥梁设计等方面要求线路尽量融入沿线山海景观,将8号线打造成为东部地区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4结语

同普通轨道线路相比,深圳轨道8号线更多的承担旅游交通功能,其线路制式、车辆编组、线站位设置等必然有特殊的要求。本文从线路功能定位着手,通过分析深圳东部景区的交通出行特征,结合轨道8号线制式选择、车辆编组、线站位设置等,提出在山海旅游景区轨道线路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以期为今后类似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旭晖,康雷等.深圳市轨道8号线东延段交通详细规划[R].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016.

[2] 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2010-2020),2010.

[3]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3-203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