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30
/ 2

中职学生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研究

王晓燕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培养学生整体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中职院校旨在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开展有效的德育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的实用型人才。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策略,以期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研究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以及中职班主任应积极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保障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个人素养能够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德育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以及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1]。中职院校与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时,首先应明白德育主题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其次需要明确德育主题活动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进行德育主题活动的细化设计,规划活动流程以及活动目标,实现提升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一、德育主题活动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德育主题活动的内涵

主题活动通常是将某种思想或意识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目的,而德育主题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个人素养[2]。德育主题活动内容以及形式具有多样性,并不只是单纯的主题班会课,更多的是通过轻松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德育主题活动重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品质,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自身的优秀品格回报社会。德育主题活动旨在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趣味活动中成长,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整体活动内容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德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性

让学生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以及核心发展方向。中职学生作为日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员,也必须拥有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与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德育教育是否能够有效进行,直接关乎着学生乃至社会的未来发展[3]

二、中职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是指在进行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时,应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做到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关心学生。在进行德育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中职院校以及班主任用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有效创新教育形式,将学生作为德育主题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德育主题活动中的主动权[4]。“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主题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小主人”,提升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此外,“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所谓“团结力量大”,一个人的力量有效,但如果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畅所欲言,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德育主题活动的兴趣,还能够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二)“三贴近”原则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中离不开“三贴近”原则的指导,对于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来说也是如此。所谓“三贴近”指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合实际。贴近学生就是上文所说的“以学生为本”,这里不做过多阐述。贴近生活是指无论是对于德育主题活动内容设计,还是活动展开形式的创新,都应该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日常生活的德育主题活动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德育主题活动,才能够自愿参与,具有胁迫性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无法发挥出德育主题活动的积极作用。贴合实际则是指德育主题活动整体必须贴合实际情况,其中包含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也包含了贴合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实际情况[5]。所以组织与设计德育主题活动的班主任,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个体差异,以学生的生活情况为基础,以个体差异作为规划指导,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以及实际作用的德育主题活动,积极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改正缺点,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此提升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三、中职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注重活动中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一文当中,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仍运用于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其积极影响与意义不言而喻。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所以班主任应优先了解学生之间的素养差异,这一步也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了解学生差异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多的耐心,对待学生能够视如己出。在全面了解学生差异后,需要对学生给予尊重,不贬低、不排斥个人素养不达标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目标,针对学生差异组织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培养个人能力以及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德育主题活动得到品质上的收获,就是提升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参考成功德育活动案例

德育教育本就是抽象的,部分内容只通过教师口述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而案例教学正好能够完美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具有趣味性,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能够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之中。案例教学还能够为德育主题活动提供思路与参考,在德育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成功的活动案例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德育主题活动方面的设计。

(三)构建校园德育氛围

上文德育活动设计原则中提出了“二结合”原则,指的是德育主题活动必须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相结合。中职学校应重视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紧跟形势扣主题,围绕学校整体的德育活动的目标,可以实施“口号引领”,提出德育口号,搭建德育活动框架,建立清晰而又整体的育人格局,每个月设计一个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有效地把道德认知自觉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德育主题可以围绕着“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培养家国情怀,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班主任在组织德育活动时,应注重引导,多用鼓励语言,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浓烈的校园德育氛围以及有趣的德育主题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个人良好品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均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了解德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明确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是有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导向方针,只有中职院校以及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设计原则进行活动内容以及形式的设计,才能够提升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在德育主题活动的细节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坚,张丹琳. 依托主题班会推进中职学生德育工作[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5):100-101.

[2] 田瑾.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1(1):13-14.

[3] 孙亚杰.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对中职学生德育思想影响的研究[J]. 灌篮,2021(2):56.

[4] 刘畅. 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5):143.

[5] 黄开东. 论中职"圆梦班"学生德育"五方联动、全程帮扶"模式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5):4-5.

[6] 李海娟.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调查分析和建议[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32(6):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