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

李颖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专注于技能型和专业型的人才,而现在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供给侧与需求端存在一定的错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与提升,不仅能给国家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也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为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开展实证研究和调查,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的困境为突破口,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维度探寻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责任意识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意义

大学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天的大学生将在未来成长为民族脊梁,社会中坚。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1]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地抓住“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和培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社会道德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现实困境

本次调查面向湖北省5所高职院校,总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299份,回收率达到95%。据调查得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同时部分学生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偏低。主要表现在在自我责任意识淡薄、对人生短期或长期的目标规划不够明确,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刻,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7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短期或长期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努力,仅有7.54%的大学生选择“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做事消极敷衍。另外13.16%的大学生虽然有长远的目标,但没有为之付诸相应的行动。有87.2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有12.73%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较为消极,自我效能感低。65.87%的大学生选择“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有28.18%的大学生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和“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有5.97%的大学生认为“放弃生命也是一种解脱”。

家庭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学生仍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极少从事家务,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对父母养育之情缺乏感恩之心与父母的交流的频率较低。有93.85%的学生选择“父母辛苦,要供养和报答父母”;有1.22%的学生选择“养育子女,理所应当”;有4.93%的学生选择“有些愧疚,但无可奈何”。有57.06%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还有40.93%的大学生选择偶尔帮父母做家务以及2.01%的大学生几乎不做家务。有21.53%的大学生每周与父母的交流频率为7次以上,30.43%的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频率是一周3到7次,48.11%的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频率是一周1到3次。

集体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在现实中帮助与关心他人和集体方面表现出了比较消极的态度。志愿服务的目的性较强、对班团活动不够积极热心等。仅仅16.96%的学生经常参加志愿活动,有66.26%的学生偶尔参加志愿活动,有3.49%的同学从不参加志愿活动,还有13.3%的同学表示没有机会参加志愿活动。69.62%的同学志愿服务的目的都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17.8%的同学志愿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学时,对学校评优有好处,功利性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还有5.13%的同学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大学要求参加一定数量的志愿活动”处于被动的状态。选择一直参和经常参与的大学生比例共计72.49%,而有27.51%的学生选择很少参与甚至于几乎不参与班、团活动。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探索

(一)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长期处于其中的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学校应注重以文化人,着力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因其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自由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学习之外的“第二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启示,如将抗疫故事、平凡英雄等融入到活动中,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会、摄影比赛、DV作品征集等形式开展主题活动;以重大节庆日、政治纪念日为契机,利用校庆日,学雷锋月,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文艺汇演、大合唱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典礼仪式,如新生开学典礼、新生军训、毕业典礼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校、爱集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融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促使大学生认同并内化社会责任意识,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丰富社会实践,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才更有生命力,也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能够丰富感性认识,对事物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方面,应坚持理论先行,丰富实践形式和内容。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洞察。高职院校可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三支一扶、勤工助学、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自身的能力、专业、特长,在实践中长知识、强本领、增才干,在奉献社会的道德实践中感受向上向善的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注重家庭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源于家庭教育。[3]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里得以萌芽。家庭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4]良好的家庭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及世界,从而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良的家庭观则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偏离正确的轨道,有可能走向人民和社会的对立面。

参考文献

[1]文君,刘江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特点、新思路、新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2]刘友洪,李景国.“内生动力”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5):99-103.

[3]苏梦雅.浅析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论述[J].新西部,2020(14):9-10.

[4]教育应及时系好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扣子[N].西部开发报;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