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以河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2
/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以河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吴小芳  ,于薇  ,白力改  ,丁玎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廊坊 河北 065000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目标,对该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双师型”资格的认定条件以及认定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其它院校阐述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关键字:“双师型”、认定条件、认定流程、建设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公布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普通本科高校1270所。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大部分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升本或转设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了契合该办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必经之路,而双师型是该建设之路的方向。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某高等本科学校为目标,分析当前该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同时对今后的建设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实际,该学校于2019年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1)认定机构、条件及流程

为了保证认定过程及认定结果的合理、公正,学校成立了由分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为主任,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负责人以及二级教学单位专家为委员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委员会,负责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日常事务。

认定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附加条件。其中基本条件要求认定申请者需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并能熟练主讲两门以上理论课程,附加条件要求申请者需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或者专业教学、科研能力。

认定流程包括申请者申请、初审、复审、终审及公示五个环节。具体图1:

C:/Users/赛文英语/AppData/Local/Temp/wps.yyXjccwps

图1 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

(2)双师型师资现状分析

2020年至今,该学校已经组织过三次双师型资格认定,认定人数共计813人,其中2020年认定558人,2021年认定135人,2022年认定47人,目前该学校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数量已经达到80%

2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该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基本完善,认定标准指标包括了专业实践经验要求、企业实践经历要求、科研成果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方面,而且在认定主体、认定对象已经认定流程上性对清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2.1认定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再认定过程

目前该学校的认定主体由人事处、教务处及双创中心组成委员会进行认定工作,缺乏行业企业参与,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分工及职责不够清晰,难以保证认定工作的高校实施。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的目的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且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是一旦认定,终审有效,没有考核及再认定的过程,没有梯级晋升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无法保证双师型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性,从教师本身来看也就失去了继续提高的动力。

2.2认定教师缺乏实践技能

目前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属于学校自身培养,而绝大部分教师属于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满足资格认定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要求且专业理论论知识过硬,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与行业要求及行业前沿技术还有一定差距。

2.3缺少激励制度

目前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比较完善,但预之配套的奖励政策及激励制度相对欠缺。双师型资格除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有少量的分数累计,在工资待遇、综合评定等方面与非双师型教师并无差距,这样就导致了未申报教师出现摆烂状态,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稳定的瓶颈。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3.1完善双师型资格认定机制

从认定流程上由申请-初审-复审-认定改为申请-初审-复审-认定-考核-再认定。考核要求可以是认定之后完成的已被企业所用的研究成果、一定学时的实践工作经历、技术改造及工程项目的获奖等,打破认定终审的现状,这样可从根本上减少职业怠慢。另外,在认定主体上引入行业企业,可以设置现场答辩环节,并且行业企业代表具有一票否决制,这样可以保证认证工作的专业性以及认证结果的公正性。

3.2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不能单单的将企业作为学校在校学生实习、实践的场所,更应该安排教师脱产或者周期性脱产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锻炼1-2年,鼓励支持教师参与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及提供技术服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3推进福利激励制度建设,为师资队伍稳定提供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激励政策。例如,对脱产到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的教师给予生活补贴或者全年工作量的学时减免,这样可以让教师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活动中。另外,对于获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

4 结语

总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还任重道远,健全激励制度、建立建设机制,全面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建成,林娟娟.德国经验对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大学教育,2021(1):9-12.

[2] 秦福利,罗秋兰.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现状、挑战与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61-64.

[3] 徐正兴,江作军.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属性与实践理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117-121.

基金项目: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项目(课题编号JY2022007、课题编号JY2022008)

作者简介:吴小芳(1986-)女,讲师,硕士,河北廊坊人,主要从事建筑能耗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