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伟丽

古交西山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2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并对其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之间的100份急诊护理资料。结果:急诊护理中常见问题有:专业技术欠缺、服务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良、法律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结论:应当提高专业的护理技术,改善护理理念和护患关系,并加强法律意识及自我的保护意识,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护理;问题;对策

随着急诊患者的增加,急救护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护理人员面临投诉和冲突,并且由于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率增加,整体护士质量很低。同时,以上问题还涉及缺乏专业性、淡泊的服务意识和其他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工作人员面临急救医疗过程的问题,需要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据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之间的100份急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1.急诊护理常见问题

1.1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临床上有很多年轻的护士,他们的工作经验不丰富,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遇到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欠缺。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1.2护患沟通不佳

         不恰当的服务,护士缺乏积极服务患者的意识,没有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人沟通,从而引发冲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大,没有时间与患者沟通,患者缺乏专业知识,处理细节不当,护士和病人之间缺乏沟通。

         1.3服务不到位

         护士缺乏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推卸责任,没有和病人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导致纠纷出现。

         1.4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薄弱,工作中经常出现虚假陈述等问题,没有遵循相关标准,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负起法律责任。他们都是法律层面的护士。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遵守规则,没有主动接受检查和监督,经常因为未经过仔细监控并引发护理纠纷。

2.急诊护理常见问题的具体对策

         2.1定期组织急救护理人员培训

         进行专业急救技能的培训以及考核。构建科学、完善的护理急救技能操作规范,并严格规定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将考核与奖惩挂钩,奖罚分明,从而激发急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时,每一个环节都要询问患者名字,从而防止因患者听错出现加错药、输错液等情况的出现。在对患者进行最后一瓶输液时,将1cm×3cm大小的红色标记贴与患者最后一瓶输液瓶上,防止出现拔错液以及拔液不及时现象的发生。

         2.2加强学习,促使护理业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

         急诊护理工作由于需要时常面对诸多需要急诊的患者,因此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大多数风险问题都和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护理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让急诊护理风险得以降低,应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业务学习力度做到不断强化,促使相关急诊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诸多测量方法,如血压测量、脉搏测量、呼吸测量等等,同时还需要促使其无菌操作和静脉穿刺技术能够越发娴熟,对急诊抢救设备和不同病情的急诊抢救流程做到有效了解和掌握。例如:针对于溺水及呼吸衰竭患者必须对呼吸机做到熟练使用;针对于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面色惨白的心脏功能障碍患者,必须对心电监护及除颤仪等做到熟练运用,从而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及时正确的将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出来。

         2.3对于急救设备以及相关药物

         需要安排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充电并进行记录。相关急救设备要定期进行消毒,充电。对于外科出诊箱以及内科出诊箱要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明显区分,避免出现领错的现象。对于急救设备、物品以及相关药物要按规定进行放置,每位护理人员需要牢记其位置,在使用后要及时的进行补充、检查、整理、保养等。出诊急救护理人员要携带手机,保证与患者以家属的联系,从而减少出诊时间以及无效出诊。另外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时间观念,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出诊时间进行出诊。对于出诊时间抢救时间也要加以详细记录。

       2.4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包括急危重症抢救程序、出诊和分诊流程、应急预案、医院规章制度等;每月进行操作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护士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2.5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控制情绪,学会有技巧地与患者交流,为患者提供护理援助和心理安慰。耐心倾听家属和患者诉说,通过情感的交流帮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2.6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和尊重患者和家属,与他们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疑问的患者或家属,尽量做到多解释和多沟通,并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患者与家属体会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与家属满意,仔细嘱咐患者注意事项,杜绝护理纠纷情况的发生。

        2.7深入了解当前急诊护理的现状

         急诊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与一般临床患者相比,在急诊科,患有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保证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非常强,也增加了护理隐形的难度,因此在护理中很容易产生纠纷。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分析急救医学教材和急救医疗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发现护士的专业技能不足、服务不足、护理不足、沟通不足、缺乏法律承认、缺乏责任感等问题。急诊医学中的这些问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进一步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会损害医院的声誉。因此,重点是实施所需的解决方案。每个护理人员的护理行动都经过精心处理、固定和组织,以消除不安全的隐患,确保急救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定期在现场组织模拟练习,不断提高救护技能,确保救护车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在医院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

3.讨论

急诊科一直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前线,具有患者多、变化快、病情复杂等的特点,因此,患者家属的心态焦急,情绪不稳定,对救治的水平会提出较高要求[1]。并且随着国内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均有所增强,同时提高了对医护人员要求,一旦处理不到位或者发生矛盾,就随时会导致患者投诉,甚至发生法律纠纷。为了缩减护理的不良事件和纠纷发生,必须对急诊护理资料或者急诊护理的行为进行问题分析,得出常见问题有5方面:专业技术欠缺、服务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良、法律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2]。

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医院的效益,也会使在社会的形象受到损害。因此,采取必要的改善方法(或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如采取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改善护患关系、增强责任心等方法,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质量[3]。

本研究表明,通过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应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并规范护理工作的流程,加强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增加护理业务与法律知识的培训、学习,形成良好服务意识,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抢救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大大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满意。同时在纠纷发生之前,医院需制订有效预防措施,能减少急诊护理的风险。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患者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不到位则会引起患者投诉或法律纠纷的事件。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采取规范工作的流程、增强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等措施后,能大大提高护理的质量,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戴凤燕,刘雪冰,庞东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9,28(3):326.

[2]曹兴荣.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3(6):153.

[3]曹兴荣.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