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

解英慧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2553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

方法:将我院在2021.1月-2022.1月收治的100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ICC置管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研究组,予以强化护理干预,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分别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接受强化护理干预,可直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运用。

关键词评价护理干预;血液肿瘤; PICC置管;并发症

    血液肿瘤是常见的重症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化疗。但是,长期的化疗会让患者的皮肤受到创伤,也会刺激到患者的血管,因此建议患者接受PICC置管的输液方法[1]。此种方式虽然便捷高效,但置管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应在这一期间接受相关护理干预,通过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故本次研究探索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血液肿瘤PICC置管中的效果,现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1月至2022.1月,这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是研究的对象,之后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将全部的患者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研究组,另外一部分为对照组,两组的人员数量相同,都是50例。有20名女患者和30名男患者的组别是研究组,有21名女患者和29名男患者的组别是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平均的年龄是(60.25±8.25)岁,对照组年龄在21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2±8.21)岁,通过完成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得知P值大于0.05,有比较的价值。

1.2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接受化疗;纳入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纳入患者满足PICC置管要求。(2)排除标准:如果患者存在精神疾病则排除研究;患者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排除研究之中;一般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将常规PICC置管护理用于对照组中,强化护理干预用于研究组中,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护理人员在置管操作之前,需要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为他们讲解置管的作用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病情展开评估,防止在置管操作时发生异常现象。置管过程中最好选择患者的右侧贵要静脉,还可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者是头静脉。置管操作时护理人员要保持轻缓的动作,完成置管过后需要让患者接受胸正位片检测,查看PICC管末端是否进入到上腔静脉中。第二,护理人员要注重冲管操作,也就是在输液之前需要使用25U/ml肝素液+10ml生理盐水。如果患者输入的液体为高渗透性药物、粘稠药物或者是刺激性化学药物,需要每隔四小时进行一次冲管操作。第三,输液完成过后,要使用10~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完成导管的固定。置管成功以后,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巡查,每天对患者的双侧壁围进行测量,防止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在进行管道维护操作时必须坚持无菌操作,保持敷贴的透气性。第四,要注重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要在置管过程中进行幅度较大、较为激烈的运动,以免置管肢体出现受压,造成血栓的出现。出院之前应叮嘱患者定期回到医院封管、冲管,如果出现伤口红肿、肿胀或者是灼痛等现象,要立即就医接受治疗。

1.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导管破损、静脉炎、管道阻塞)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评分。

1.5统计和分析

把SPSS22.0统计学软件当作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分析处理资料,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分别采用2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表1数据得知,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感染

静脉炎

导管破损

管道阻塞

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1(2.00)

0(0.00)

1(2.00)

0(0.00)

4.00

对照组

50

3(6.00)

2(4.00)

2(4.00)

2(4.00)

18.00

2

-

-

-

-

-

5.0051

P

-

-

-

-

-

0.0252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中的50例患者,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依次为30、19、1例,护理满意度为98%,而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例数依次为20、20、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经比较得知x2值为8.2737,P值为0.0040。

3 讨论

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有着病死率高、病灶转移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现如今,可通过放疗、手术、化疗等方式治疗肿瘤,化疗也是常见方式。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在应用时会刺激到患者的机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形成,因此建议患者接受PICC置管

[2]。PICC置管指的是在患者的外周静脉放入中心静脉导管,将导管留置在患者的外周静脉中。此种操作方式不仅便捷、安全,同时也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血液肿瘤患者一般需要接受4~6个周期的化疗,而化疗药物会刺激他们的局部组织以及血管,所以要进行PICC置管,从而减少穿刺的次数,让患者的痛苦感降低,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3]。但是,由于PICC置管是一种有创操作,且需要在患者体内保留一定时间,这期间需要予以有关的护理,叮嘱患者延长导管保留时间,避免置管期间出现并发症。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组患者采用了强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后得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有着直接的作用影响,可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也满意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娟.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7):83,85.

[2]周永超.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5):15,17.

[3]崔轩,李萍.评价护理干预对于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2,32(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