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应用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颈椎病患者应用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孙素琴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  放射科   225508

【摘要】目的:对比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76例疑似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平片与CT影像学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X线平片和CT均可诊断颈椎病,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

【关键词】颈椎病;X线平片;CT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典型症状是颈背部僵硬、疼痛[1]。通过非手术方案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痊愈或缓解,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症状缓解、预后起到关键作用。颈椎病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常用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等,各有优势和不足[2]。为了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做好早期诊断是重要前提,需要患者在发觉颈椎病相关症状以后及时就医,经过查体、影像学检查后做出准确的判断[3]。颈椎病诊断结果在疾病治疗指导与疗效评估方面都有一定辅助作用,诊断准确率是关键,需要采用高效、容易操作、结果准确的方法。本次研究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76例疑似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76例疑似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X线平片和CT检查。患者性别:男性40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4岁,年龄均值(59.64±5.12)岁;病程4-10个月,平均(8.21±0.24)个月;体质量指数21-25kg/㎡,平均(23.24±0.18)kg/㎡。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接受X线平片和CT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因不明原因颈背部疼痛、麻木、酸胀而就医检查;(2)精神状态良好;(3)无颈椎外伤;(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颈椎结核疾病;(2)恶性肿瘤;(3)颈椎外伤;(4)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5)骨代谢性疾病。

1.2方法

    患者接受X线平片及CT检查。检查前完成查体、血生化检验等基础检查,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初步诊断为颈椎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X线平片及CT检查具体操作、注意事项、费用、作用及意义等,征得同意后安排检查,与患者确定检查时间、检查室。X线平片:使用康达公司生产的KD-3500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指导患者站立位接受检查,拍摄颈椎正位图像、侧位图像。CT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Optima16排CT诊断仪进行CT检查。调整CT诊断仪工作电压为120kV、工作电流为120mA、扫描厚度2mm、扫描层间距2mm。指导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头先脚后体位,沿着患者椎管进行垂直面扫描,扫描范围上、下各大于1节椎体。X线平片及CT检查均由高年资的X线医生、CT医生操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图像处理技术等均相同。检查完成后,图像统一上传工作站处理。图像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临床医生共同阅片,给出诊断结论。结论一致时可以进行确诊。结论有分歧时需要加入1名医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最后确诊。

1.3观察指标

    以核磁共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并比较X线平片与CT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颈椎病表达为阳性,其他疾病表达为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诊断结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6例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后,颈椎病确诊60例、其他疾病16例,即阳性60例、阴性16例。X线平片、CT对颈椎病诊断结果,见表1:(1)X线平片诊断结果显示:阳性55例、阴性21例,4例假阳性(误诊)、9例假阴性(漏诊)。(2)CT检查诊断结果显示:阳性58例、阴性18例,0例假阳性(误诊)、0例假阴性(漏诊)。CT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X线平片与CT对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n(%)]

核磁共振

诊断符合(%)

灵敏度(%)

特异度(%)

组别

阳性

阴性

X线平片

阳性

51

4

82.89(63/76)

85.00(51/60)

75.00(12/16)

阴性

9

12

CT

阳性

58

0

97.37(74/76)

96.67(58/60)

100.00(16/16)

阴性

2

16

χ2

8.950

4.904

4.571

P值

0.003

0.027

0.033

3讨论

颈椎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年龄跨度大,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椎间盘膨出、颈椎退行性病变是病理生理过程,引起局部神经压迫,产生疼痛、僵硬、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治疗颈椎病可以获得痊愈或缓解,早期诊断是关键。在出现颈椎病相关症状以后,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查体、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鉴别疾病类型,从而指导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X线平片与CT是目前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次研究结果中表明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X线平片,表明在颈椎病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高于X线平片。分析原因为,X线平片可以将患者颈椎骨质结构的破坏与畸形程度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有无骨刺、椎间隙狭窄以及韧带骨化等,是颈椎病诊断中最基础、最常规的影像学手段

[4-5]。但是,由于X线的分辨率有限,断层扫描,会发生图像重叠,存在图像显示不清情况,影响疾病诊断[6]。CT与X线平片相比,可以进行分层次扫描,多层次成像,避免了图像重叠引起的观察不清楚问题,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方便医生对患者颈椎结构更完整、清楚地观察[7]。另外,CT可以将患者颈椎状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现,为医生做出准确诊断提供丰富的图像依据。CT的图像分辨率高于X线平扫,尤其是软组织成像方面优势明显,对于颈椎病患者软组织的病变检出与分析有很好帮助。本次研究不足之处有所选病例样本少,无法得到普遍的代表意义。今后研究中需要增加病例样本数量,进一步分析X线平片与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差异。

综上所述,颈椎病诊断可以使用X线平片与CT检查,CT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是更加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该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奇,胡家旺,丁小南,等.CT与MRI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中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2,27(04):813-815.

[2]马淑兴.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11):65-69.

[3]徐建国.CT、MRI与X线平片对颈椎病诊断作用的比较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4):130-133.

[4]李雷.X线平片、CT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3):81-83.

[5]孙彬.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183-184.

[6]李朝俊.颈椎病诊断中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07):138-140.

[7]康哲华.X线片 CT及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02):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