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毫火针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

张贵涛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095

摘 要介绍毫火针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

关键词毫火针;复发性口腔溃疡;个案报道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的局部溃疡,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感,而溃疡的好发部位多集中于唇、舌、颊等,呈周期性、自限性发作,无伴随全身症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仍未明确,认为与遗传、免疫、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由于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給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中医方面,本病属“口疮”“口糜”范畴,病因病机有虚实两端[1],治以补虚泻实为则。现将笔者运用毫火针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医案整理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男,48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2月余”入住我科。既往于外院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年,曾多次于外院行西药及中药内服治疗,近2个月未使用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平素自行使用双料喉风散、金喉健喷雾剂外用,效果欠佳,伴有舌边、下唇的疼痛,影响进食及睡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症见:神清,精神疲倦,时有烦躁不安,言语含糊不清,左侧肢体乏力,左上肢抬举无力,左手抓握乏力,可缓慢扶行,舌边及下唇疼痛,进食时明显,口干欲饮,纳一般,眠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舌苔黄腻,左脉弦细数,右脉弦滑。查体:舌边可见一处直径3mm的椭圆形创面,中央稍隆起,周围红肿,灼热疼痛感明显;下唇可见一处直径8mm的圆形创面,中央凹陷,周围红肿,灼热疼痛感明显。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8分。

2.治疗及疗效评价

入院后予本科室中风病(恢复期)临床路径进行诊疗,因患者要求纯针灸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故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暂停一切外用药物及该病的相关对症治疗,不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单纯予局部毫火针治疗。每次治疗前,测量创面大小并记录数据,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2.1毫火针治疗:治疗前取淡盐水漱口,取华佗牌0.3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在酒精灯上将针尖及针体烧红,快速点刺溃疡面及周围粘膜。具体操作:点刺舌边溃疡面中心2针,周围粘膜2针,深0.5mm;点刺下唇溃疡面中心3针,周围粘膜3针,深度1mm。如出血,无需按压止血,治疗后再次用淡盐水漱口。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每次治疗前均进行VAS评分,测量创面大小并照相留底,进行前后对比。

2.2疗效评价:

第1次:VAS评分:7分;舌边溃疡面直径3mm,中央稍隆起,周围红肿减轻,灼热疼痛感减轻;下唇溃疡面直径7mm,中央凹陷,周围红肿减轻,灼热疼痛感无变化;口干欲饮及二便情况同前。

第2次:VAS评分:5分;舌边溃疡面直径2mm,创面平整,灼热疼痛感再次减轻;下唇溃疡面直径6mm,创面呈深红色,周围轻度红肿,灼热疼痛感较前减轻;口干欲饮减轻,小便赤黄,大便偏干。

第3次:VAS评分:4分;舌边溃疡面直径2mm,创面平整,轻度灼热疼痛感;下唇溃疡面直径5mm,创面呈深红色,周围轻度红肿,灼热疼痛感再次减轻;少许口干欲饮,二便恢复正常。

第4次:VAS评分:2分;舌边溃疡面直径1mm,创面无充血,无灼热疼痛感;下唇溃疡面直径3mm,创面呈微红色,无充血,轻微灼热疼痛感;无口干欲饮,二便正常。

第7天时再次评估疗效:VAS评分:0分;舌边、下唇溃疡面消失,无灼热疼痛感;无口干欲饮,二便正常,舌淡红,舌薄黄,脉细微弦。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3.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多方面因素相关,机制复杂,西医至今无特效疗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手段多样,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日趋成熟[1]。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归于火热,然热有虚实之分[2]。本病例患者溃疡面出现于舌边、下唇,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提到: “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盛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结合四诊资料,考虑因心脾实火亢盛,火热邪气循经上攻口舌所致。

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论述: “热证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也[3]。” 依据“以热治热”的思想,用火针点刺黏膜表层,一来可推动自身气血运行,使热邪得热而散,气得热而行,壅结的火毒直接外泄,以取火郁发散之效[4,二来可振奋人体之阳气,正胜则可驱邪外出。再者,火针本身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之效,局部点刺可使疮面周围郁滞的气血得以消散,瘀血去而新血生,甚至可提脓去腐。闫支花等[5]认为火针疗法可能够迅速阻断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渗出,使疼痛消失,溃疡面愈合。毫火针较传统火针,直径小,对疮面形成轻微的温热疼痛刺激,避免对正常皮肤或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疼痛少,患者易于接受。因其操作简便,见效快,今后在临床中可大力推广,下一步可科学设计临床试验方案,通过增加样本量以增加可重复性,以期进一步明确疗效。

参考文献

[1]祝兰英.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J].光明中医,2019,34(14):2272-2274.

[2]吴陈娟,刘南阳,刘平,黄千千,代华冬,李振华.复发性口腔溃疡证治体会[J].环球中医药,2020,13(05):902-904.

[3]吴师机.理瀹骈文(新校版)[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8.

[4]孙立明,李岩,王宏业,李晓霞,郭义.火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07):428-432.

[5]闫支花,韩长根.火鍉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