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临床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的效果

闫登洪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目的 阐述临床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某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例,根据入院的时间差异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在术前进行传统检查方法,而研究组进行OCT联合B超检查。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状况来分析检查效果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LogMAR以及视野灰度等视功能指标和PAN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可以更好的确定疾病状况,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而在此过程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OCT;B超

白内障是世界公认的致盲性眼病,临床患病率高。目前常用手术治疗,其中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少数患者术后会出现视力下降,导致恢复不佳,影响手术整体效果,因此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疾病的检出率至关重要[1]。检查方式包括眼压测量或眼部B超,但B超存在定位不准、眼位不确定等缺陷,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OCT可以发现黄斑区微小病变,并清晰显示眼底病变等。基于此,笔者选取部分患者分析OCT联合B超术前眼底检查的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某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例,根据入院的时间差异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7.11±9.40)岁,平均病程为(5.19±4.10)年。根据核硬度分级可知>Ⅲ级的有20例患者,≤Ⅲ级的有30例患者。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文已将精神状况欠佳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外,且本研究已成功取得上级领导、患者及其家属认同。

1.2研究方法

根据分组情况,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单一的眼部B超检查,在检查之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程序,并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手术医生应重点观察患者眼晶状体和眼底的异常回声。值得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连续测量三次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2]。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OCT检查,即指导患者取坐位,并根据其个人情况适当调整高度,以保证患者头部在镜头前,使其能注视镜头内的注视点。检查时,操作者应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进行扫描。经过多次扫描,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通过3D技术重建视网膜结构,使得采集的图像清晰度和信号强度可以更高。全方位观察病变区域,得到的有效图像就是最终的OCT检查结果[3]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患者的LogMAR以及视野灰度等视功能指标和PANAS评分,以此分析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ogMAR以及视野灰度等视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功能指标(

组别

n

LogMAR

视野灰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50

0.54±0.08

0.49±0.06

4.12±0.22

2.23±0.19

研究组

250

0.50±0.05

0.30±0.03

4.00±0.18

1.00±0.03

t

0.010

10.472

0.227

7.552

P

1.010

0.019

1.013

0.015

2.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AS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PAN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NA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AS评分(

组别

n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50

53.41±8.31

71.82±8.14

59.54±8.31

32.17±7.42

研究组

250

53.25±8.18

65.94±8.33

60.54±8.02

39.51±7.92

t

2.172

11.017

0.892

15.917

P

0.813

0.007

0.712

0.002

  1.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白内障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目前,白内障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恢复患者的视力。但部分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这与部分患者术前有眼底病有关[4]。相关学者指出,白内障需要在患者闭眼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很难准确定位患者眼睛和黄斑的位置,所以B超难以有效检出轻微的眼底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容易漏诊。因此,如果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眼底检查,除了B超诊断外,还需配合OCT扫描,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与此同时,OCT根据光学相关理论,有选择地加强特殊结构的反射光,获得反射信息,用灰度或伪彩色图像呈现断层结构,可以观察到微观形态,有助于追踪观察细微的眼底疾病

[5]。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知,研究组患者的LogMAR以及视野灰度等视功能指标和PAN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可以更好的确定疾病状况,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而在此过程中采用OCT联合B超检查,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蒋晓冲,张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眼部B超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2(05):33-35.

[2]齐玉帅.OCT+B超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3):130-131.

[3]项璋,王斌.眼B超联合OCT检查在玻璃体后脱离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21,26(03):248-249.

[4]王进.OCT联合B超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2):169-170.

[5]刘萍萍,张靖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部B超在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中的应用[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05):89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