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王培培 ,李红涛(通讯作者) ,王淑平 ,高雯静, ,朱萌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其可以减少穿刺次数,还能够按照药物的浓度进行静脉给药治疗,可缓解患者对输液的紧张感以及方便对危重患者进行快速抢救,避免反复扎针。方法:浏览静脉留置针相关的论文及各种文献,并进行总结以及分析。结果: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相比较普通输液针的患者,前者并发症较少发生而后者输液并发症相对较多。 结论:临床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有助于相应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效果达到理想化。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预充式冲封管液;不良反应

对于长期住院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反复进行穿刺会对皮肤和血管造成损伤。而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可以在血管内保留一段时间,从而避免反复穿刺血管;静脉留置针可减少药物外漏,同时可避免输液时浪费时间再次寻找合适的血管扎针,输液比较方便;进行血管穿刺时,患者本身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同时出现血管条件不好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就可能会对患者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一定影响。使用静脉留置针后,不需要每次输液都进行血管穿刺,可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由于静脉留置针在使用后能够保留一段时间,因此要保持静脉留置针部位干净清洁,防止出现感染。使用期间还要防止留置针出现脱落,应注意观察。以便更好的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1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心理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一定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以及目的,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要告知使用静脉留置针会对血管起到一个很好地保护作用。

        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 的好处,让患者对静脉留置针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也可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

         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让患者不在惧怕,当然娴熟的穿刺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也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②选择血管

一般选择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静脉,如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的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尽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患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者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还应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由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药物滞留时间长,对下肢血管刺激性大,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选择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滞留的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穿刺,同时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通畅我们选择的都是能满足整个治疗疗程需要又便于留置的部位,前臂可以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疼痛,有助于自我护理,并防止意外脱出和栓塞,建议选择患者非惯用手臂上的部位。

用物准备

  采用大小型号相符的静脉留置针,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潮湿、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另外需准备:治疗盘、无菌敷料、输液接头、止血带、治疗巾、安尔碘、酒精等相关物品。

  ④穿刺方法

患者取舒适体位,穿刺侧肢下铺治疗巾,在进针点上方8-10cm处扎止血带,再次评估血管,松开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范围直径≥8cm,消毒两边,将输液器针头断开,螺旋口直接接留置针,用手固定针梗,取下针帽,用右手捏住针翼,左右松动针芯,再次排气,检查输液器内是否有气泡,右手拇指及食指持针翼及抵住针座,左手绷紧皮肤,嘱患者握拳,以15-30°直刺血管,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到5-10°再进针2mm,将针芯后撤2-3mm,持导管座及针翼,将导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左手固定导管座,右手持针翼座末端撤出针芯,直至针尖保护装置自动激活并脱离导管座,将带保护装置的针芯直接丢在锐器盒中,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输液器调节器,确认液体流入通畅后缓慢输液。

妥善固定

通常使用无菌透明敷进行妥善固定,以预防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和通路装置意外脱落;固定方法应不影响血液循环、药物治疗,并可直接观察穿刺点。其方法是将透明敷料边框预切口的一边对准导管延长管方向,无张力黏贴敷料,轻捏敷料下导管接头突出部位,使敷料与接头和皮肤充分粘合,用指腹轻轻按压整片敷料,使皮肤与敷料充分接触,避免水汽积聚,从预切口处移除边框,一边移除一边按压透明敷料,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输液接头及输液管,在透明敷料边框上标注穿刺日期、时间和操作者姓名,穿刺点应正对透明贴膜中央,其中要注意无张力黏贴,而且敷料要将隔离塞完全覆盖,使用高举平台法:将胶带固定好连接座并轻捏起,然后轻压胶带在皮肤上,无针输液接头要高于导管针尖水平,且与血管平行。

2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① 静脉炎

静脉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皮肤颜色的变化查看留置针部位血管有无出现条索状红线,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输液,在预防静脉炎前,首先操作者要加强无菌观念,提高技术能力,原则上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感受,6小时内有效处理静脉炎的发生,当皮肤颜色改变,感觉异常,肿胀、变硬、渗出,均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与红外线理疗仪照射、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外敷,从而达到消除红肿、减轻疼痛、防止坏死的发生。

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必须积极消除及减少引起静脉炎的各种因素。输液性静脉炎主要以预防为主,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人为本,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延长血管使用寿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② 局部血肿、肿胀

  一旦出现局部血肿,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静脉留置针,给与硫酸镁进行湿敷,出现局部血肿的原因多是因为操作者技术不娴熟,未做到无菌操作,进针角度偏小造成,表现为注射部位周围皮肤颜色改变,呈青色,局部可有肿胀。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拔针后还需在注射部位加压。出现皮下血肿后早期可冷敷,48小时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③ 导管堵塞

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多是因为患者输注高浓度液体、静脉留置针针尖软管过长、冲管不及时、封管不正确导致,表现为输液时滴速减慢或不滴。护理人员在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防止导管弯曲。如果是因为留置针软管打折发生导管堵塞,可将无菌透明贴膜撕下,重新消毒调整留置针位置后固定,如调整后仍无法恢复,立即拔除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时候,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

 ④出血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严格观察患者留置针贴膜固定是否妥善,肝素帽有无松动,为防止出血的发生,护士应在输液过程中严格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留置针处有无出血的发生。

4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①静脉留置针操作前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无菌透明敷料要完全覆盖住留置针。

②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热、痛等感觉,要及时给与患者进行处理

③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考虑外周静脉保护,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在没有特殊情况要求时,尽量选择前臂血管进行穿刺,妥善固定,防止脱管。

④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诊断、合并症、穿刺部位及预期穿刺部位周围的情况、皮肤条件、静脉穿刺及通路装置使用的既往史、输液治疗的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对血管通路装置部位选择的偏好。

⑤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时询问患者留置针部位有无不适,密切观察患者留置针周围部位皮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⑥输液结束后,护士应用符合药物配伍禁忌要求的溶液冲洗导管中的药物,采用正压冲管来确保导管内没有血液;

⑦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护,避免肢体活动剧烈或用力过度而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⑧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在不输液时可进行适当活动,但应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运动,如:打球、提重物等;

⑨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沐浴时用防水膜(保鲜膜)保护,避免穿刺点感染,不可将留有导管的部位浸在水中;

⑩静脉留置针输注高营养液后要及时冲管,使用后及时脉冲式正压封管,防止导管堵塞,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h-96h。

5小结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高尚的道德情操 ,执着的专业追求 ,尊重病人、 尊重生命价值, 自觉地维护病人的权益 ,给予病人真诚关怀 ,同时做到与患者用心的交流与沟通,取得患者患者的配合。使用静脉留置针要做到:护理人员的技能、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后期的保持,做到以上三点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的损坏性小,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有效地给与治疗,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目的,并且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更多的人对静脉留置针有了心得认识,更容易接受,所以现在临床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远远超过使用静脉头皮针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张凤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J〕 .健康文摘2014,13(4).

〔2〕张金珠,吴丽珍.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 〔J〕 .中国医学论坛,2006,6(3)111-112.

〔3〕唐晓燕.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 .实用护理杂志,2008, 17(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