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田孝军

绥化市北林区第一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患者的分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45例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45例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极为确切,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cystit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45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surgery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45 patients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 as the study group.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ver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It can improve the surgical efficienc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voi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n their hospital stay.

[Key words]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Laparoscopic surgery; Clinical efficacy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如果在患者发病后,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导致结石对胆囊颈部或内部造成长时间的梗阻,这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炎性病变,从而引发患者感受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1】。针对该病主要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通过为患者切除病灶,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患者的分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45例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45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为39岁到68岁,均龄为51.2(s=7.1)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7:18,年龄为40岁到66岁,均龄为50.9(s=6.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具体流程为:首先,对患者调整为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在其进入麻醉状态后,于患者右肋下缘作10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逐层切开患者腹壁,并对其胆囊动脉以及胆囊进行结扎,为患者切除病灶。完成后留置引流管,并为患者缝合切口。对研究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流程为:首先,对患者调整为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在其进入麻醉状态后,于患者脐部下方作1厘米左右的切口,为患者建立气腹。然后,将腹腔镜置入,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确定患者的结石数量、体积以及腹腔水肿等情况。同时,在患者右肋弓交界处以及腋前线等部位,作1厘米左右的切口,将腹腔镜器械置入,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常规切除。在完成后,需要通过生理盐水为患者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并为患者缝合切口。两组在术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施术过程中,统计其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在术后住院的过程中,记录其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血压异常、剧烈疼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 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s)

组别

n

手术时间(分钟)

术中出血量(毫升)

住院时间(天)

参照组

45

59.2±7.7

88.4±11.6

8.8±1.6

研究组

45

46.3±8.2

62.3±9.2

5.3±1.0

t

/

7.693

11.826

12.444

P

/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 2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n

切口感染

血压异常

剧烈疼痛

总发生率

参照组

45

2

3

2

15.56

研究组

45

0

1

0

2.22

/

/

/

/

4.939

P

/

/

/

/

0.026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将会引发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再加上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对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2】。手术则是对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常规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却会给患者的机体造成过大的创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导致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幅提高,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3】。

随着现代微创理念的完善,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腹腔镜技术完成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则可以大幅减轻对患者的机体损伤.尤其是只需要1厘米左右的切口就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手术,可以尽可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4】。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能够获取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以彻底的了解患者的病灶情况,保证手术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极为确切,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邓军辉,李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療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疗效预后及生活质量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3):63-64. 
  [2]方剑,开喆,陈祝明,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7):1062-1066. 
  [3]刘众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0,32(4):298-302. 
  [4]孙亮,吴江.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8):95-96. 
  [5]黄成宽.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9,14(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