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金艳,杨成芳,张今伟,鲍茹蓉,刘慧,张华

黔南州人民医院产科,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于我院生产且产后出血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单一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术后2h、术后3~12h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13~24h阴道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②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不仅可快速止血,更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腔填塞纱条;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阴道血流量>500mL,是产妇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4%-6%,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70%-80%,属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首选非创伤性的药物治疗,药物确认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1]。剖宫产有效解决了生产困难等问题,挽救了母婴健康,然而术后很容易受到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引起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问题,一旦救治不及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近年来,前列素氨丁三醇逐渐用于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但其联合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具体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待考证,本次研究中旨在分析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以下为具体数据资料。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于黔南州人民医院生产且产后出血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内,年龄自22岁到40岁,均值(31.00±2.33)岁,孕周自37周到41周,均值(39.00±2.45)周,体质量自66kg~85kg,均值(75.50±5.03)kg,初产妇20例、经产妇6例;实验组内,年龄自24岁到40岁,均值(32.00±2.36)岁,孕周自36周到41周,均值(38.50±2.43)周,体质量自66kg~83kg,均值(74.50±5.00)kg,初产妇18例、经产妇8例。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胎盘娩出之后向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3支,然后使用碘伏消毒液浸湿无菌纱条,然后将其压干,一只手将宫底固定住,另外一只手从子宫底部宫角出自上之下分别依次填塞纱条,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留有缝隙,维持受压状态,并保证填塞均匀,使用卵圆钳把纱条的另外一端送至阴道中,填塞到子宫切口位置处,对切口予以缝合,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阴道出血情况,一般术后24h将纱条取出,并查看纱条完整性。对照组只单一用药。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3~12h、术后13~24h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应用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阴道出血情况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2h、术后3~12h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13~24h阴道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阴道出血情况的对比(,ml)

分组

术后2h

术后3~12h

术后13~24h

对照组

162.33±7.63

216.31±9.88

33.35±3.51

实验组

86.02±5.11

51.04±4.03

30.14±3.25

t

42.372

78.978

3.422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n(%)]

分组

感染

失血性休克

下腹痛

发热

臀部疼痛

共计

对照组

3(11.54)

1(3.85)

3(11.54)

2(7.69)

2(7.69)

11(42.31)

实验组

0(0.00)

0(0.00)

2(7.69)

1(3.85)

1(3.85)

4(15.39)

X2

4.591

P

<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因素。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于2006年在产后出血公报中指出,产后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是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药物。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是含有天然PG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物质相比,其生物活性增强、半衰期更长,使用剂量明显减少、而且胃肠道不良反应显著减轻,具有传统前列腺素类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肌注15 min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将达到最高浓度,从而有效地刺激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发挥止血作用,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已于很早就在美国用于临床。相关研究表明97.0%的患者用量为250-500μg,最大使用剂量为1250μg。研究指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显著减少术后2 h出血量,尤其对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作为一线预防和治疗用药。综合评估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效果和经验得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越早效果越佳,即产后出血量越少;有大出血高危因素患者,可直接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通过研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有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等,常见因素是子宫收缩乏力。目前临床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有手术止血、物理止血,手术止血有着一定风险性,很容易发生切除子宫的情况,严重时甚至死亡。以往都是在胎儿娩出之后向子宫体注射催产素,增加子宫提强直性收缩,促使胎盘的剥离及排出,让开放的血管窦快读闭合,达到止血作用,但是通过临床研究却显示使用催产素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本次研究中对比了单一用药、与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一用药,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效果更好,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Ca2+载体,可增加Ca2+浓度,腺苷环化酶被抑制,从而刺激着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起到促使平滑肌收缩作用,也可以对肌束间血管造成压迫,促使血管迂回曲折,发挥出止血功效。宫腔填塞纱条对子宫颈脉造成了压迫,进而扩张宫颈,止血效果较好,更不会影响到女性生育功能[3]。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机理是刺激子宫收缩及机械性压迫止血,宫腔的内部均匀的填满纱条,胎盘剥离面受到纱条的压迫之后可让胎盘剥离面感受到压力,基于此促使血流速度下降、变慢,释放出利于血小板激活及凝血因子,快速形成血栓,堵塞剥离面,促使凝血效果的产生。药物与宫腔填塞纱条的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因此止血效果较好。

    总而言之,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不仅可快速止血,更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史继娥, 王丽梅, 张立新,等.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1.

[2]刘义环. 药物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3):154-156.

[3]王 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