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调配原则和差错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临床药物调配原则和差错的分析

袁晓静 ,赵艳红

莘县莘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目的:对临床药物调配差错进行分析,探究其工作开展原则措施。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2月,对1706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差错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药物调配原则。结果:(1)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处方审核对照中,2020年1月-12月处方正确率为96.83%、差错率为3.16%,2021年1月-12月住院处方审核正确率为99.64%、差错率为0.35%,(x2=7.874,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30例药物调配差错类型分析中,差错类型主要为药物品种差错、工作人员对药物禁忌知识不熟错误、药物使用方法错误、药物用量错误、药物数量错误为主。结论:对临床药物调配差错进行分析后探究其工作开展原则措施能够降低药物调配错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临床药物;调配差错;原则措施

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无论是病症较轻的感冒、咳嗽、炎症等,还是实施手术干预后开展的康复治疗等都需要药物进行辅助干预,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进程。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也不断增加,在帮助患者用药过程中需要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成分、禁忌情况、用药剂量和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因此需要加强用药谨慎性,如果用药过程中滥用药物且出现调配错误的情况,影响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临床药物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工作开展原则措施,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资料回顾分析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1706张药物调配单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其中差错处方共计30张。

1.2方法

统计分析1706张药物调配单中30张调配差错的发生原因和类型,对药物调配原则进行调整,然后在2021年1月后实施新的药物调配原则。

1.3观察指标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临床药物处方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差错进行统计,并对药物调配原则分析。

1.4统计学

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统一为(n,%),采用P值进行检测,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 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处方审核情况

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处方审核对照在表1呈现:

表1 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处方审核对比

时间

数量

正确数例

正确率

差错数例

差错率

2020年

853(张)

826(张)

96.83%

27(张)

3.16%

2021年

853(张)

850(张)

99.64%

3(张)

0.35%

X2

--

--

8.133

--

7.616

p

--

--

0.015

--

0.016

2.2 30例药物调配差错类型情况

30例药物调配差错类型分析在表2呈现:

表2 30例药物调配差错类型分析

时间

数例

药物品种差错

工作人员对药物禁忌知识不熟错误

药物使用方法错误

药物用量错误

药物数量错误

2020年

27(张)

5(张)18.51%

6(张)22.22%

4(张)14.81%

5(张)18.51%

7(张)25.92%

2021年

3(张)

0(张)0.00%

1(张)33.33%

0(张)0.00%

1(张)33.33%

1(张)33.33%

3.讨论

处方调剂主要是指对临床治疗中的处方进行收集、审查、调配以及核对、方法的全过程。在西药房中,处方调剂差错可以发生在处方的开具、调配以及核对、发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当中,西药房当中的药物种类繁多,并且很多药物的包装相近,因此发生混淆等差错较多。在本次研究分析中发现,临床药物调配差错类型主要为药物品种差错、工作人员对药物禁忌知识不熟错误、药物使用方法错误、药物用量错误、药物数量错误,因此可以根据其差错进行及时调整,具体调整措施主要为[2]

(1)组建专业风险控制小组:由药房主管、各级别组药剂师建一支专业的药品调配风险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听从组长的工作安排和指挥。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药品调配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后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够上岗开展工作。

(2)加强药剂师能力培训:医院要定期对药剂师进行培训,全面了解到药物的治疗方向和药物使用利弊情况,同时理解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提高药剂师的风险意识能力。组织新近药师进行入职培训,提高对药物处方的识别能力,医生在下达药物处方后,护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定期开展培训考核,提升药剂师的主观能动性。

(3)完善管理制度:药方中的每一位药剂师都要严格对药品的差错情况进行登记,履行相关职责,然后由值班药剂师对其差错情况进行汇总整理,主管药师对药品差错进行随时关注和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差错率的发生。主任医生需要每周召开会议,会议中对药品差错的产生原因和施加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关的责罚制度和奖惩细则,针对于工作中出现错误的药师进行严肃处理。

(4)对药品养护进行强化干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非对药房内的药品进行合理的摆放安置,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以及药剂剂型进行分类管理放置,对于药品名称、货架标签进行严格的核对整理。如果药品的外观情况较为相似,需要进行分别摆放,然后分别贴上较为明显的标签标识,避免工作中出现混淆的情况。将货架药品的摆放责任严格落实到个人,对所有的药品进行一次编码,及时根据编码进行药物的严格调配。药剂师还需要对于药品的调配记录进行高度重视,及时做好文字记录,使得工作开展中能够做到合理规范、严格高效。药房管理中还需要将记录责任明确,定期对不合格药品以及近效期药品记录单的填写进行严格检查[3]

(5)严格执行制度:在药物调配过程中,药剂师需要严格按照四查十对制度开展工作,合理有序的对医疗物品进行摆放安置,保证药房的空间明亮整洁。

通过加强药物的调配原则并实施后,能够发现2021年药物调配差错率明显低于2020年,因此与能够得出结论,提高药物调配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不能够有效降低差错率的发生,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该种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君,周晓燕,聂会娟,钞艳惠.抗肿瘤药物规范化调配与临床用药安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05):448-451.

[2]高婕,齐雷,吕飞飞,吕昌亮,王岩岩.临床调研在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运行中的作用[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8):46-49.

[3]杨阳,王洁,丁红梓,周秋云,赵丰,陆兴兰.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成品输液临床退回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药房,2017,28(34):4894-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