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研究

霍慧红  ,李导明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

摘要:“工艺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特检机构”)提高技术水平的一项主要手段。本文从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工艺类”科技成果的转变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文件和政策,归纳出“工艺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流程。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转化流程,需要有效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提高科研工作的有效性,保护科研工作者的权益。

关键词: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转化

前言

由于目前政策上缺乏对该类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导致该类型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不完善、不可控以及市场空间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来规范此类技术行为。另外,该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检机构对科研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转化。因此,对于工艺类科技工作者来说,对于该业务领域里涉及的相关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思考。

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

特检机构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特种设备所研制出的检验检测技术。第二是针对检验检测工作进行针对性设计的新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针对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质和需求,所研制出的检验检测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较高的检测效率去满足相关特殊要求。特种设备检测原理是指对各种特种设备进行原理分析,确定其安全运行和检验检测规律问题。它包括一种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分析;一种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经验或方法所产生的一种新概念或新结构的研究和分析;一种对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经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和开发所产生的新原理或新结构的研究和开发等。例如:对于高压气体发生器在使用中所产生的高压气体流动进行实验分析;检验检测用电子罗盘在使用中产生的电压位移等。

2 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2.1检验检测类

检验检测类科技成果的特点是解决了以往安全技术规范中对某一项目检不了、检不准、只能定性,无法定量的问题。比如团体标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超速及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动作的外接变频驱动试验方法》(CPASE MT002—2016),作为一项科技成果,它解决了以往检测方法不能对超速和逆转速度定量的问题。科技成果《激光测量技术在起重机械检验中的应用》,深入探讨并解决了桥(门)式起重机检验中起重机跨度测量、上拱度测量、下挠度测量等关键部位数据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此类技术成果通常以方法类的发明专利或方法标准为依托。该类检验检测方法一般以方法标准、工艺规程纳入到特检机构的CMA、CNAS中。

2.2培训服务类

培训服务类这种技术成果具有提高当前设备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评估效率,节约培训和评估费用,实现对特殊设备人员的培训和评价。以《基于虚拟现实的特种设备教育及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系统》为代表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培训进行了视觉和可操作性的模拟,提高了培训的可视化;《基于人工智能的叉车司机实操教练与考核评价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得考试过程更加公开,更加公正,考试结果更客观。

2.3综合评估类

综合评估类科技成果的特点以监测、检测、软件等为基础,对企业的设备安全性或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例如,研发的《PE管线寿命评价体系》,通过对工程实际监测资料的综合,通过对 PE管线的分析,确定 PE管线的安全隐患、最小的使用年限,并对其进行了测试。

3 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

3.1技术对接

企业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与科技成果接触,并且双方可以就技术交流,实现技术对接。根据特检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需建立专门的技术对接平台。该平台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包括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为企业技术对接提供便捷、高效与快速的服务。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由科技成果转化专家(牵头人)与企业进行联系;(2)由科技成果转化专家(牵头人)与企业进行沟通;(3)企业技术负责人直接联系科技成果转化专家(牵头人)与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对接。通过以上对接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科技成果与企业进行技术对接程序的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并增加企业效益。

3.2项目洽谈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经过项目洽谈这个环节。特检机构科技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开发、技术验证、产品试制、技术转让、产业化等。对于拟转化的工艺类科技成果,科技部门可组织技术开发团队或行业专家到现场开展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并通过网络渠道将本单位研发或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技术应用到本单位项目中去,让该成果尽快应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此外,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还可以开展项目的论证、工艺技术方案咨询、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对于意向企业方来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本单位后签订合同或合作协议。

3.3跟踪落实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对科技成果后续的产业化进行跟踪落实。首先要做好转化过程中的跟踪落实,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和科技人员以供后续沟通。其次在项目研发完成后进行跟踪落实,包括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方案设计等等。再次,可通过走访生产企业等方式,了解产品的设计需求、测试需求等因素并对其进行跟踪落实。

3.4项目验收

特检机构工艺科技成果验收工作,一般由科技成果转化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在验收过程中,一般由特检机构技术主管部门主持,召集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技术应用部门等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一般分为“合格”“已转化”“未转化”几个等级。如果验收结果为“已转化”,则说明该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

4对策建议

4.1形成技术报告

结合研发人员和生产企业需求,研发人员根据产品设计需要,将相关参数进行量化,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形成技术报告。对于企业产品而言,研发人员需结合企业产品设计存在问题给出详细解决方案,例如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焊接方式选择、焊接质量控制等问题;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研发人员需给出相关改进意见或建议。针对具体的生产企业、改进方案及改进效果进行汇总总结,通过科研机构专家对科技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评分。对于形成技术报告的科技成果,在提交至特检机构进行成果评价及后续工作布置时,需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打分。

4.2形成技术合同

技术合同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生产、检验、应用、推广五个阶段。技术研发与生产在研发阶段要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将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阐述如何进行有效实施。研发阶段主要解决技术和产品方案可完成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技术方案内容与可行性分析、设计与验证、生产工艺实现、产品工艺改进与调整、效果评价与评估、应用效果验证等步骤。具体而言包括:(1)研发阶段主要解决技术核心问题;(2)生产阶段主要解决产品问题;(3)应用阶段主要解决推广问题;(4)推广应用及评价总结报告;(5)应用效果评价报告;(6)企业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方案。

4.3建立研发基地

通过建立研发基地,可以让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与科研人员进行协同,共同开发和研究某一领域的科技成果。在研发基地建立专业实验室,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模拟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同时与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现场的验证试验工作。在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和安全规范。根据产品需求建立专业的研发实验室或试验室,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或者测试。对新研发出来的工艺产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4.4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让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得到及时转化,解决技术推广中的实际问题。特检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将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科技成果应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但前提是其产生的过程要进行有效监管,因此特检机构可以搭建一些相关的交流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与保障。比如开展技术交流论坛、专题研讨会等。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在技术交流平台上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特检机构可设立相应的技术交流中心、与企业进行对接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研究成果。

4.5搭建科技成果转移平台

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包括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技术转移孵化器、人才服务平台等,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应用。通过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技术合同登记、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创新理念、知识产权以及市场营销、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支持服务等。科技成果转移平台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特别是科技人员能够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可以得到优惠的薪酬以及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管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以及“一揽子”解决方案,以获取更多利润,同时避免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移平台,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能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双方之间实现双赢。

5结语

总之,特检机构“工艺类”科技成果转化符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趋势。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工作者长期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因此,需要以规范和引导作为前提,对于“工艺类”相关技术的转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流程和制度设计,形成一套以促进工艺类新技术为目标,而制定与实施的有效转化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宁祥,陈英红,梁敏健.事业单位科研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143-148.

[2]杨宁祥,陈英红,梁敏健.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与激励措施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