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财务人才培养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数字时代财务人才培养的探索

王晓菊

丹江口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湖北省丹江口市442700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财务行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财务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手段及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财务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数字经济;财务专业;人才培养

根据国务院2021年制定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定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一、数字经济对会人员的影响

1.数字经济时代创造了会计信息共享平台

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人员较为容易获得共享数据,为无纸化办公创造了条件。企业会计人员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增加,更加注重信息的使用。根据每年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迅速算出相关的财务比率、获利能力、偿还能力和经营效率等指标,并对云计算处理过的异常会计数据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2.数字经济时代有利于会计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技能不断涌现,企业管理可实现过程管控,企业会计工作可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存货成本管控为例,企业可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准确进行预测和预算,使存货的采购实时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管理可借助会计信息中的云平台预算成本来完成,将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信息传输至处理器进行信息分析对比,找出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别,明确问题,采取有效的产品成本精细优化管理策略。

3.数字经济时代有助于会计控制职能的实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会计业务处理可通过计算机与云端来进行,汇总所有的企业财务数据,为实现会计控制职能创造前有未有的经济环境,参与企业的计划、预算和目标的制订,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4.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需要提高数字技能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会计人员要利用经济活动所获得的信息参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以确保企业各项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掌握现代数字处理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果,找到有用的企业信息才能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考核。

5.数字经济时代会减少部分会计岗位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部分日常工作会被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计算机的高效率与便捷的工作方式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所设置的基础岗位。为了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传统岗位的设置发生了改变,企业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人工成本问题的角度出发,会取消一部分会计业务流程中的岗位设置,一些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和没有掌握数字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可能会失去工作。

二、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1.推动财务人才职能观念转变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会计核算职能将逐步被智能财务机器人和自动化办公软件所取代,财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将转向操作层面的数据分析,具体表现为:第一, 核算类工作逐渐减少,该层面工作主要处理企业常规经济业务,这些工作将逐渐由计算系统、智能机器人代替。 第二,管理会计的作用将日益增加,该层面主要承担非常规业务。第三,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将增加。第四,对于掌握各种算法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财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帮助财务人才从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找到角色定位,向数据分析师和算法工程师逐步转型。

2.引导会计财务人才重视数字经济要素价值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我们已经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财务人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成为一项新的生产要素,日渐成为核心资源,数据能够通过提供服务产生价值,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资产和数据资本也将纳入会计确认与的范围,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养过程中,必须使财务人员认识、重视数字经济蕴含的价值和重要地位,积极学习数字技术,摒弃单维数据观念,如对财务人员定期开展新型数字技术培训,培养会计人员的数字素养。

3.引导财会人才找准角色定位

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高校财务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数字技术和数字素养等方面严引导财务人才积极学习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技术, 根据目标进行数据的搜索、收集,整理,筛选,分析,为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多维和非结构性数据信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素养对于财务人员是一种基本的工作素质,也是企业财务部门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 高校还应帮助构建财务人才跨领域的知识体系。现代财务人员已经由过去的“账房先生”发展为现代大工业化分工的作业人员,常年围绕财务、税务、预算等某一领域进行大量工作,自身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但在智能时代财务管理的视野极大地打开,智能财务的发展要求财会人员拓展知识深度、打破财务边界,能够形成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在智能时代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金融计算、IT等一系列相关知识,适度地纵深理解、横向拓宽,这是智能财务的新要求

4.德育为首,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

成才先成人,会计专业人才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德育是“五育”之首,加强德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社会和谐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虽然不同的专业课讲授的文化知识不一样,但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都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会计专业教育必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和高度敬业的精神,关心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心时事政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5.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知识结构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介绍和应用的课程,例如Python语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循序渐进地构建一个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此外,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我们需要培养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大数据分析、网络知识,既懂经济学、管理学,又懂投资、金融、统计等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需要。

6.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深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应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教师应教师应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和积累案例素材用于教学(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加大实验室的投入,更新硬件设施和购买先进的软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现代性。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通过加强产学研,共建实习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或者请企业优秀的管理者或财务工作者、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人员给学生讲座,弥补课堂学习内容的不足,也可以请软件公司的资深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来给学生做报告,讲一些他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了解实务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能力。

结语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生产方式不断向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进行,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竞争生态发生改变,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活动的会计信息业务处理也必将随之做出改变,从而适应企业的新发展和新业态。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高校需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落实到会计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帮助传统会计行业转型。

参考文献

[1]黄伟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21,(01):178-179.

[2]贾莉.创新人才培养下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J].纳税,2019,13(32):93+96.

[3]石勇. 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未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 37(1): 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