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控制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院感控制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

姜键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医医院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目的:探讨院感控制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入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入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未送检),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对其结果实施合理抗生素治疗,加强对院内的灭菌消毒,以此避免医院出现感染问题。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共分离出8株病原菌,即2株革兰阳性球菌与6例革兰阴性菌,大部分标本均存在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就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的感染严重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更好的指导医师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这对于疾病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控制也是相当有利的。

【关键词】院感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价值分析

临床感染微生物的种类较多,随着临床日益研发出的各类新型耐药菌的投入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造成的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如PDR-AB、MRSA、VRSA、MDR-PA、MRCNS等)。医院感染包含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感染源、传播方式与易感群体,在每组组成部分都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快速且及时的找到传染源,这能阻断传播途径后控制感染问题的产生,如此,对本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本院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入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本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入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组有21例,其年龄区间为26-68岁,平均年龄(41.47±6.33)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组有20例,其年龄区间为25-69岁,平均年龄(42.59±7.52)岁。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度小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检验方法,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再用力嗽痰,在无菌痰盒留痰(留第二口痰),并及时送检。对于昏迷或咳痰无力的患者可给予吸痰处理。每位患者送检约3-5次。根据卫生部微生物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与细菌鉴定:在展开纯菌种后,使用ID32E试条完成细菌鉴定,再通过ATBG-5试条完成药敏试验,并使用微生物分析仪来继续完成相关检测工作。检测后,观察组患者依照结果选用合理的抗生素加以治疗,再加强对病室的卫生、监测易感群体致病菌、灭菌消毒、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以此来控制医院感染问题。对照组患者不送检,临床医师根据经验为其展开常规的治疗与护理。

肺部感染参照国内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重度感染、中度感染与轻度感染三个等级。

1.3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分析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641438245\Image\C2C\_QCTILH9`0X}GRSCCXB26)S.png±s”来表示,数据检验为“X²”。得出的结果为P<0.05时,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2.结果

就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来看,共分离出8株病原菌,即2株革兰阳性球菌与6例革兰阴性菌,大部分标本均存在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就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的感染严重度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重度感染

中度感染

轻度感染

观察组

50

1(2.00)

5(10.00)

11(22.00)

对照组

50

3(6.00)

8(16.00)

16(32.00)

3.讨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分析了解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一般包含了各类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留院时间长、留置导管、多种抗菌药等问题。通过加强对病室的卫生、监测易感群体致病菌、灭菌消毒、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等措施获得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其中,病室卫生的改善即指导科室创建完善的规章制度,限制病室人员的流动,定时通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作用即微生物检验室与医院感染办相配合,与实验数据结合的基础上指导科室严格执行卫生消毒管理法规,提升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并实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宣教,让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得以完善,最终树立医院所有人员的责任心。此外,使用抗生素前进行微生物检验能避免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而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医院感染问题产生的重要举措,为此,微生物检验在规范医院与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上具有指明灯的作用。

从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周安宇.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21,27(17):51-52.

[2]田秀华,赵劲松.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4):245-246.

[3]辛忠玲. 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57-158.

[4]李玉华.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5):89-90.

[5]陆开玲. 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5):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