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王小波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者,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对高职“双高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双高计划”提出以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提升对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视,高职辅导员要悉心教授专业知识,并渗透我党的相关政策,使学生能够牢固的加以记忆,并通过行动表示出来,充分展现出我国高等院校的特色以及教育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高职辅导员的核心职业能力。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引言

高职院校是党政意识、国家意识培养的一线阵地,需要利用教育形式引导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可以为新时代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力量。在建设“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步入新常态,在辅导员思政教育水平方面有着更高要求,高职辅导员在新时代学生思政工作中是重要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而以往的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然难以与目前的教育形势相适应,因此,高职辅导员务必要不断突破思政工作瓶颈,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获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而在提高辅导员核心工作能力的前提下,达成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目标。

、守住师德底线,规范教学行为

辅导员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自身素质与修养的提升,从多种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式,热衷于自己的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身的力量。与此同时,辅导员要重视自身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辅导员要具备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岗位,用严谨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公平的态度,严守自己的底线[1]。在“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辅导员要守住自己的师德,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遵从我党所提出的教育政策方针,将教书育人的理念牢记在心里。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辅导员,要保证自己具有廉洁的品格,依照法律规范开展教学工作,用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工作,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事业道德规范,主动承担自己的工作责任。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对自身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贪图利益,沾染不良习惯,要努力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受人民认可的优秀辅导员。

例如,辅导员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会有家长以赠送现金和礼品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够得到特殊照顾,此时辅导员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拒绝的态度,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不偏不倚,用一样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提高高职辅导员思政品质与素养

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的思政品质与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水平及效果,因此高职辅导员应当着重提高自身的思政品质与素养,其中主要包含政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等。其一,政治理论素养,对于高职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落实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内容、法律政策等,可以牢固的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政策等,充分了解并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除此以外,还需要组织高职辅导员参与学习活动,了解并学习最新的思政知识,综合考虑国际形势,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党建工作最新进展,明确党建工作部署情况,只有如此,高职辅导员方可形成完整、成熟的政治思维框架及全局观念,关注对学生政治觉悟的培养,依照我国的政策条例来调整学生的思政工作。其二,高职辅导员还要更多的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提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新时期,高职辅导员需要面对的思政教育对象是大学生,这些学生知识水平更高,思想更加成熟,传统的思政工作体系难以符合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辅导员要利用自学或者参加培训的方式,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合理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内容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其三,高职辅导员应当拥有优良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利用沟通的方式来交换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想法,加强二者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确保大学生在产生思政问题时,可以快速、高效的帮助其处理问题。对于学生来讲,高职辅导员不仅仅是教师,还是重要的朋友,辅导员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向学生渗透先进的思政精神,辅导员还可以与学生共同组织班级会议、座谈会等,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其四,高职辅导员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在平日的各项工作中融合思政理念,认真抓细节,秉持终身教育思想,以此来顺应新时代的高职思政教育要求。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教书”主要是指将一些较为科学的文化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育人”则是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与“育人”是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关系。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并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认知能力、态度情绪以及三观的培养与塑造工作

[3]

例如,辅导员可以使用合适的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为每组的学生都分配适当的任务,让这些学生负责班级内的各种事物,虽然所有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同,成绩也有差异,但是辅导员不能将这些作为评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让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承担一定的职责,负责一定的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使学生了解到自己与其他同学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上,辅导员可以让学生负责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了解到责任的含义。

四、结束语

一个深受学生喜爱和认可的辅导员,一定是具备较强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也会透露着很明显的辅导积极性。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将教学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核心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农春仕.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江苏教育,2020(10):115—118.

[2]化磊.关于提升应用型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6):65—69.

[3]徐海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26(0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