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兰文婷

 松阳县人民医院  3234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对诊断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确诊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20)、对照组(n=20)。对照组的患儿应用X线检查,观察组患儿则是应用螺旋CT检查,观察各组患儿的异物检出情况以及征象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异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检出率(P<0.05);观察组的患儿对肺不张、纵膈位置变化、支气管阻塞各种征象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放射影像检查,应用螺旋CT检查方式在异物检出率要高于X线检查,螺旋CT检查对于异物征象检出率也高,可指导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干预,值得推广。

【关键词】放射影像技术;小儿;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诊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均发生巨大变化,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的升高[1]。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儿科病变,主要发病因素是对于儿科这一群体,因为大多数的患儿在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在进食的时候食物咀嚼次数少而采取吞入方式,这就容易导致异物堵塞患儿气管及支气管[2]。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堵塞小儿气道,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就容易对肺部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威胁患儿生命健康,所以针对疾病就强调早期诊断及治疗[3]。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对病变的检出情况不佳,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诊断方式。放射影像技术是诊断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药物的早期检出。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采取放射技术对于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价值,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消化科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是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伴不同程度憋喘、听诊异常以及阵发性咳嗽患者;影像学检查禁忌者;患儿家属均是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影像检查过程中依从性差者;伴有心、肝及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迁延性肺炎、局灶性肺炎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及认知损伤者。针对研究对象予以分组,主要的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6岁,平均(3.12±0.62)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1~6岁,平均(3.13±0.62)岁。两组对比在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放射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其中对照组采取X线检查,观察组采取螺旋CT检查。

X线检查:选择仰卧体位,家属协助医师固定好患儿,确保呼吸平稳;患儿存在哭闹不止需及时询问不适部位,经X线检查亮度分步情况,观察纵膈摆动状况。

螺旋CT检查:患儿情绪稳定下经水合氯醛进行灌肠,同患儿家属告知在影像技术检查过程要注意的相应事项,患儿在病床上保持平躺,经多平面及曲面重建策略测定。测定过程经内窥镜进一步的显示影像技术的检查情况,使得患儿异物位置正确。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在异物检出情况以及异物征象检出情况,主要征象包括肺不张、纵膈位置变化、支气管阻塞。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采取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结果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物检出

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比在异物检出情况

组别

n

检出数(例)

检出率(%)

观察组

20

19

95.00

对照组

20

13

65.00

x2

5.625

P

0.018

2.2 异物征象检出

对比患儿的异物征象检出情况,观察组的各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在异物征象检出情况对比[n(%)]

组别

n

肺不张

纵膈位置变化

支气管阻塞

观察组

20

18(90.00)

17(85.00)

19(95.00)

对照组

20

10(50.00)

9(45.00)

11(55.00)

x2

-

7.619

7.033

8.533

P

-

0.006

0.008

0.003

3 讨论

小儿这一群体因为认知尚未完全,在平常中容易误吞,异物可经气管、支气管部位造成阻塞,若是有无完全堵塞气管或者支气管可引起患儿窒息,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4]。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儿童玩具也多种多样,这样也使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临床中对于儿童气道异物的早期诊断也高度重视,期望通过合理的诊断方法指导及早的干预,缓解临床症状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儿童的生命健康。

针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采取支气管镜检查准确率较高,但是患儿的依从性往往不佳,这样对诊断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探讨更为合理的诊断方法。临床中应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是一种有效方式,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借助物质、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经能量转换进行检查,检查方式辅助对病变早期检出效果好。在检查方式上,常用方法包括X线检查技术、螺旋CT检查技术,在应用上操作均是比较简单并且检出的效果也较好。其中X线的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式,而检查方法在诊断效果上,要求仔细认真的观察影像信息,同正常的组织区分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此外应用X线检查方式因为是结合影响解剖、诊断思维方法以及病理基础等信息,检查多是在患儿哭闹不止下进行,这样使得异物检出受影响。螺旋CT检查方式则是有效检查方式,检查方式应用分辨率高以及图像清晰,检查操作在患儿平静状态下进行,患儿因为呼吸频率稳定,因而可以及时并且准确的观察气管以及支气管异物情况,异物定位清除以及诊断的准确率高

[5]。对于小儿群体可显示气管、支气管阻塞或者周围病变状况,针对获得的影像信息通过三维重建策略,使得病变检出率提高。三维图像结果反映异物形态、位置,准确确定病变为相关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儿异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儿在异物征象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采取螺旋CT检查,针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出,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方式。螺旋CT影像检查,确定异物的相应部位使得异物检出率提高,医师准确的观察异物大小与形态,病变及早的诊断,医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气管、支气管异物,采取放射影像技术进行检查时,相对比X线检查方式,采取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高,可以早期诊断异物以及观察异物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借鉴,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丹.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7):32-33+35.

[2]沈国洪.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5):914-915.

[3]曾世福.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119-120.

[4]裴已文.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08):117-119.

[5]李玲.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9):201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