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建筑屋面瓦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古旧建筑屋面瓦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于蓉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古旧建筑屋面瓦材料的演变过程及样式;北方与南方的工艺区别;铺瓦前的工艺及技术要求;铺瓦过程的工艺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屋面瓦、运瓦、摆瓦、铺瓦、工艺要点、质量要求。

一、古旧建筑屋面瓦材料的演变过程及样式

古旧建筑的瓦一般指粘土瓦;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拌合后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中国古旧建筑的瓦生产比砖早,从甲骨文字型中有发现,3000多年前的屋脊就有高耸的装饰构件。陶制古旧建筑的瓦可能在西周初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中发现有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有板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屋面的瓦开始有美学的装饰要求。

古旧建筑屋面的瓦的材料多种多样,多数是就地取材,中国历史上还曾创造出其他多种屋面材料做法,但是,以工艺技术而言,瓦面屋顶取得的成就最高。瓦面屋顶又有筒瓦、板瓦、琉璃瓦等多种形式。在周代已经出现了筒瓦屋面,那时的筒瓦尺寸较大,且瓦当多为半圆形,秦汉时期大量出现圆形瓦当。宋代以后筒瓦尺寸逐渐变小,明清以后尺寸更小。直至在五代时期就出现了小青瓦屋面,宋代以后小青瓦屋面更是成为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做法。北方则仍以筒瓦屋面为主,至元明以后,华北地区的普通民居逐渐改用了小青瓦屋面,只是在建造游廊、影壁及小型的砖门楼等处才使用最小号的筒瓦。清代中期,山西地区的工匠创造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只用底瓦不用盖瓦的干槎瓦技术,后流传到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区并一直流传至今。在普通陶瓦的颜色选择上,虽然灰瓦比红瓦的烧制工艺更复杂,但中国人依然喜欢用灰瓦,如同喜欢用青砖砌墙一样,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用红瓦红砖。这种审美取向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屋面以素雅宁静的灰色调为主。

二、古旧建筑屋面瓦北方与南方屋面的工艺区别:

北方屋面一般采用筒瓦屋面:筒瓦屋面是用弧形片状的板瓦做底瓦,半圆形的筒瓦做盖瓦的瓦面作法。筒瓦屋面的传统作法是:要用灰把底瓦垄与盖瓦垄之间抹严,叫做“夹垄”。还要用灰把每块筒瓦的接缝处用灰勾严,叫做“捉节”,合称“捉节夹垄”。筒瓦表面不再裹抹灰浆。 

南方屋面一般采用合瓦屋面:合瓦又叫阴阳瓦。在南方地区叫蝴蝶瓦。合瓦屋面的特点是:盖瓦也使用板瓦,底、盖瓦按一反一正即“一阴一阳”排列。合瓦屋面主要见于小式建筑民宅,大式建筑不用合瓦。在这些地区,只要看屋面是合瓦还是筒瓦,就知道是民房还是王府庙宇。江南地区无论是民宅还是庙宇,均以合瓦(蝴蝶瓦)屋面为主。

三、古旧建筑屋面铺瓦前的工艺及技术要求

1、运瓦。小青瓦较薄,极易破损,运瓦时要稳拿、轻放。堆放地点应靠近建筑物,小青瓦堆垛时应立放成条形或圆形,层高以5~6层为宜。不同规格的小青瓦应分别堆垛。往屋面上运瓦时尽量使用提升设备送到脚手架。然后人搬运至屋面。瓦在屋面上堆放应根据铺瓦要求选好地点,同时要前后两坡同方向堆放。在运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瓦的损坏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在运瓦过程中,若发现有砂眼和小裂缝的瓦要挑拣出来,用清泥浆水浆洗一下,堵住其孔眼和裂纹后再用,可提高瓦本身的抗渗漏性能。

2、摆瓦。小青瓦摆放在椽条上应均匀有序,靠屋脊处可多摆放一些,以备作屋脊用。摆瓦时不准将阴阳瓦混合堆放。为避免将屋面铺好的小瓦踩碎,屋面瓦铺前要先将屋脊做好。屋脊的做法一般有两种:普通小青瓦屋脊。这种屋脊又称为游脊。形式有人字脊(平瓦作脊瓦)、直脊(小青瓦平铺在屋脊上或竖直排列在屋脊上,两端各叠一垛,作为小瓦排列时的靠山)与斜脊(小瓦斜立在屋脊上,可左右与中间对称排列)等几种。这种屋脊的构造简单,软边楞、无纹头。纹头高脊的屋顶为硬边楞。硬边楞的做法就是在山墙处盖瓦,只盖一皮。第一楞盖瓦的边棱与山墙乎齐,下垫瓦条,另一边扣入第一皮仰瓦边棱内约40m。普通小青瓦屋脊的做法是先在脊上扣盖两层瓦,俗称合背瓦。合背瓦用白灰砂浆窝牢,并以此找直、找平屋脊。作合背瓦时,第一皮瓦要以瓦平口对接一直铺放到山头,第二皮瓦则要骑缝压在第一皮的背脊上。背脊合好之后,在上面砌上一皮瓦条,然后筑脊。

四、古旧建筑屋面铺瓦过程的工艺及技术要求

1、工艺过程。先顺坡拉线,从搪口开始,自下而上一楞一楞地铺筑。铺瓦要求“一搭三”,即瓦面上下搭接2/3。铺阴阳瓦屋面时,要先铺底瓦(阴瓦),后铺面瓦(阳瓦)。一楞瓦铺完后用直尺校直瓦楞和瓦面。屋面瓦全部铺完,山墙的边棱下及搪口瓦头的空隙处要用麻刀灰或纸筋灰堵实抹光。

2、工艺要点。(1)据口第一张底瓦应挑出搪口不少于50mm,以利排水和防止雨水浸湿椽头;(2)阴阳瓦屋面铺据口处第一张阳瓦时,应抬高20~30mm,抬高的空隙用碎瓦、砂浆填抹密实,以使整条瓦楞乎直、通顺,最后用麻刀灰或纸筋灰抹平、压光,瓦工称作扎口;(3)小青瓦铺筑时,为保证屋架受力均匀,两坡屋面应同时铺瓦;(4)悬山屋面、山墙多铺出一条盖瓦,挑出半张作为坡水。硬山屋面用仰瓦随屋面坡度侧贴于墙上作泛水。

3、质量要求。屋脊应平直,脊与瓦接缝处要严密、无渗漏缝隙。瓦在屋面上应坐窝牢固,无下滑现象。盖瓦应搭盖均匀,无稀密不匀和下滑的现象。槽口瓦头出搪应均匀一致,成一条直线。屋面瓦的颜色应一致,无破损、缺边、掉楞、裂纹等缺陷,瓦楞要直,外观整齐,感观良好。斜沟、烟囱等与屋面连接的部位要严格做好防漏渗的处理。屋面瓦全部铺完后,要清扫瓦面和瓦楞,清扫干净后再作一遍检查,细查瓦片有无翘角和张口的现象,瓦楞是否整齐、平直,与屋脊、屋据是否垂直,整体瓦面搭盖的疏密是一致。

4、屋面瓦的铺设有如下几种:

(1)中原文化的方式是椽子上面铺栈板,栈板上面铺胶泥(一般是秸秆、黄泥、麻之类的拌的泥浆,高级的会用糯米、头发、鸡蛋、石灰等物混合),然后在胶泥上粘上瓦。目前南北农村瓦房依然能见到这样的款式。

微信截图_20210203130824微信截图_20210203131439

秸秆屋面瓦粘铺                    有望砖屋面

(2)南方有些地方则有直接在椽子上铺瓦,这种现在依然可以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见到,比如四川、江浙、湖南、两广的一些地方。一般这种房屋的坡度也不大,适合直接垒摞着铺瓦。这种房子冬天不抗冻,所以只会出现在南方。板瓦屋面宋时用压四露六方式铺萁。各垄仰瓦分别形成汇水沟,两垄仰瓦间的空隙为一行合瓦所覆盖,合瓦上的雨水大都汇集到仰瓦上排出屋面。这种瓦屋面的排水情况是十分流畅的。我国南方气候温暖,风力较小,因此有些地区往往不用结合层和保温层,而是将仰瓦直接铺放在椽子(或桷子)上,再盖以合瓦,这样的屋面,仍能起到很好的遮雨作用,其检修也十分方便。

 微信截图_20210203131456微信截图_20210203132117

在椽子上直接铺                                    瓦铺瓦图

5、屋面瓦铺设后的整体要求,古旧建筑施工所选择的材料要求:瓦的品种、规格和颜色必须统一,整齐,瓦镶贴必须牢固,没有歪斜、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非整块瓦使用部位应适宜;瓦凸棱应顺直,棱高应一致,表面应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箱和显著的光泽受损处;瓦缝应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嵌填密实;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