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融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探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融合路径

张咏梅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23005

摘要: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机构是事业单位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职能上有所差异,在本质上又有一定的共同性。将二者相融合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流程,确保执行政令的顺利执行。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融合路径做出阐述与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纪检监察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与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与权力制约的核心,内部审计主要针对财务的收支以及经济责任的实现,纪检监察则强调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纪问题,应对其问题进行严格查处,二者虽然在工作流程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区别和意义

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包括:第一,可以提前发现问题,提前防范。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可以利用此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减少经营成本、维护事业单位利益的目的。第二,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分析,使事业单位对各部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内部审计中,要深入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了解实际的生产情况,从内部理解实际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纪检监察职能和内部审计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更注重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而纪检监察机关则注重对违规行为的调查。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是以纪律和法律教育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政府制定了反腐、打击腐败的政策之后,纪检监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正处在“化险为夷”、“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各类风险因素叠加,历史矛盾相互交织,防范化解风险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如何把加强党建工作与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相结合,对内审、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融合的措施

(一)加强监督力度

内部审计是一种以组织为基础,为组织提供对各部门的监督。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来监督和评估该部门的财务活动。作为一种内部监督,审计的目的是“维护”市场运作的正当权益,而纪检监察则以“保护”为核心,以代表党的名义行使监督功能。从广义上讲,纪检监察侧重行为审计,纪检监察做的事即对人也对事。审计的落脚点主要是事物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违规的情况与经济行为密不可分,经济违规是纪检监察机关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些问题大多涉及财务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内部审计部门要通过审计、绩效等方式,获取大量的数据,对数据中的不正常往来进行分析,并通过查找财务账簿和财务报表,发现舞弊线索后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移送线索、实地调查、谈话函询、查阅材料等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精准界定,实现了对违规案件的查处闭环管理。通过两者有效结合,使纪检监察机关和内部审计机关的职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高效、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督系统。

其目标在于保障事业单位经济的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注重业务流程控制,纪检监察注重把好纪律戒尺、对权力进行规范等。在国庆长假期间,各省份各级的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对违规收礼等“四风”问题进行了严格查处。国庆假期期间是螃蟹的主要销售季节。“蟹卡蟹券”既方便了螃蟹的销售,又容易造成“四风”问题。例如某地区以洋蟹闻名。国庆期间,该地的纪检监察办组成了专项检查组,深入辖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和螃蟹专卖店,详细了解“螃蟹优惠券”的面值、实际售价和销量,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款采购天价蟹、党员干部违规收送“蟹卡蟹券”采购环节的廉政执纪进行监督与调查[1]

(二)加强信息融合

作为一种重要的业务、政治监督,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虽然各自的工作重点不同,但在推动事业单位治理、强化内控建设、防范化解风险、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对推进事业单位形成高质量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应从内部审计工作入手,对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深度融合、推动政治监督、形成工作合力、构建起一体联动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路径分析和途径探索,相信对全区信用社系统不断提升监督质效,防范化解风险、助力反腐倡廉、推进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在内部审计的同时,也可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了解,发现事业单位的管理缺陷和长处,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管理部门人员要从内部控制中寻找突破口,深入分析、总结内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问题,发掘深层次的制度和管理漏洞,把上级决策部署、“三重一大”决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物资采购、工程投资、资产管理、选人用人、全面预算管理、支出报销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逐一处理。纪检监察在事业单位中具有维护正气、弘扬廉洁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让事业单位可以坚持和执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良性的运营。尤其是对舞弊行为进行查处,不仅可以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一个警醒,还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的自查能力,为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借鉴和激励。而稽查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与纪检监察机关共享,可以增强监督的能力,从而防止或减少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

[2]

(三)提高人才素质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腐败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工作不力。同时,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工作是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工作,但如果涉及太多的部门,就会产生交叉、不明确、不统一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会带来无形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不管是在内容上的互补,还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首先,应全面提升人才质量。以学代干、内培外送的方式,加强对审计、纪检监察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政策的学习,培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鉴别力和思辨力的综合性人才。其次,加强警示教育,对审计的共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通报,定期讲解。在事业单位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常态化的风险警示教育,自觉遵守规章纪律。最后,增加培训指导次数,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引导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就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有效融合做出了简要分析与介绍,让相关人员了解到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当中,审计与纪检监察的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也在不断进步发展,需要用前进的角度看待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谭笑仪.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结合[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4):203-204.

[2]张俊芳,沈国辉.科研单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融合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164-165.

作者简介:张咏梅(1972年2月),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现供职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经审计类、纪检监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