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6
/ 2

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张欢   ,王欢(通讯作者)

湖北省黄冈市中医医院    438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总结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病例均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附件炎、盆腔炎患者,共选取5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发病原因予以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本组56例患者,16例发病原因为接受过宫腔内手术,占比28.57%;15例发病原因为存在有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占比26.79%;10例发病原因为存在阴道炎及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的慢性感染,占比17.86%;8例发病原因为月经期间的卫生习惯不良,占比14.29%;7例发病原因为宫颈与附件邻近的器官发生感染,占比12.50%。经过护理干预,56例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获得痊愈,痊愈率为92.86%;4例患者未痊愈,占比7.14%。经过护理干预,共有33例对护理非常满意,有20例对护理比较满意,有3例对护理不满意;56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64%(53/56)。结论: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为患者接受过宫腔手术、存在阴道炎及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的慢性感染、存在有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获得显著效果,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发病原因;护理干预对策

慢性附件炎及盆腔炎均为患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患者可出现下腹部坠胀、腰骶酸痛、月经不正常、白带异常、膀胱刺激征等症状表现,还可引起宫腔内其他感染,甚至可导致宫外孕、不孕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因此,需探索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发病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痊愈。鉴于此,本文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附件炎、盆腔炎患者中选取56例,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护理干预对策,旨在提高患者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病例均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附件炎、盆腔炎患者,共选取56例。患者年龄范围22-58岁,均值(40.05±3.71)岁;病程范围1-3岁,均值(2.78±1.16)岁。

1.2  方法

1.2.1  发病原因分析

收集56例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是否接受过宫腔手术、存在阴道炎及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的慢性感染、存在有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查体可见,患者均存在阴道内充血症状,且有较多脓性分泌物;阴道穹隆处的触痛感较强烈;子宫颈存在疼痛、水肿以及充血的现象;部分患者存在子宫体积增大、子宫邻近部位有较强压痛的表现。

1.2.2  护理干预对策

(1)心理疏导: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病程长、症状体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与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及时沟通,随时了解患者内心想法与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促进疾病恢复的益处,使患者减轻压力,配合治疗。(2)生活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切勿过度劳累,保持科学作息习惯,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战胜疾病的意义;治疗期间,告知患者不可坐浴,禁止取游泳池以及公共浴室,尽量减少性生活以及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发生;患者如在经期,需禁止性生活。(3)外阴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每日先用温水清洁外阴部,按照从前到后、从尿道到阴道到肛门的顺序清洗;穿着纯棉透气宽松的内裤,保持外阴部的洁净干燥;尤其注意经期卫生。(4)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各种药物的具体用法,尤其是阴道用药,需详细告知药物的纳入位置、深度以及剂量等,并要求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局部药物外敷等方法给予患者治疗,以尽快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1.3  观察指标

(1)总结56例患者发病原因。(2)评估56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经过干预,患者症状表现消失,白带及月经均恢复正常,给予B超检查消失,宫颈及盆腔恢复正常,评为治愈[2];经过干预,患者未达治愈标准,评为未治愈;治愈例数/总例数=治愈率。(3)调查56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采取发放我院自拟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采取百分制,按照患者打分计算护理满意度,结果分为三级:非常满意(分值≥90分)、比较满意(分值≥60分、≤89分)与不满意(分值<60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

对纳入本研究的56例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后,结果发现,16例发病原因为接受过宫腔内手术,占比28.57%;15例发病原因为存在有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占比26.79%;10例发病原因为存在阴道炎及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的慢性感染,占比17.86%;8例发病原因为月经期间的卫生习惯不良,占比14.29%;7例发病原因为宫颈与附件邻近的器官发生感染,占比12.50%。

2.2  护理干预效果

本组56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共有52例患者获得痊愈,痊愈率为92.86%;4例患者未痊愈,占比7.14%。

2.3  护理满意度

本组56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共有33例对护理非常满意,有20例对护理比较满意,有3例对护理不满意;56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64%(53/56)。

3  讨论

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在产科临床的患病率较高,患病后,患者可存在白带异常增多、下腹部坠胀、有压痛、腰骶部酸痛、月经不正常、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表现;给予B超检查,可见双侧附近增厚,呈片状或条索状;盆腔内有积液或炎性包块[3]。患者盆腔及附件的炎症疾病如长时间迁延不愈,还可能引起宫外孕、不孕、盆腔粘连、增生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4]。因而,找到导致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发病的原因,给予患者准确、彻底的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发病的发生,与患者接受过宫腔内手术、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慢性感染、存在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日常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具有直接的关联性[5]。对此,临床应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生活护理、外阴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多方面护理干预,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坚持科学的生活、饮食与作息习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避免患者再次发病[6]

综合以上,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宫腔内手术史、阴道炎及宫颈炎等下生殖系统慢性感染、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不洁等不良性行为;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获得确切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白晓梅.慢性盆腔炎的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J].心理医生,2017,23(10):176.

[2]李粉会.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88):270-271.

[3]孙志艳.探究附件炎及盆腔炎相关因素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184.

[4]宋霞.慢性盆腔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策[J].双足与保健,2018,27(9)115,116.

[5]池晓花.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24):50.

[6]唐珏,任游.80例慢性附件盆腔炎的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