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创新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

王艺 

(中共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党校 辽宁沈阳 110100)

摘要:“十四五”时期,沈阳应发挥现代化都市圈在推动东北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沈阳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沈阳市将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关键词:都市圈 双循环 新格局

新格局中既有“国内大循环”,又有“国内国际双循环”,前者为“主体”,后者则要“相互促进”。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日益增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更加凸显,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能源、产业、生态等传统发展要素支撑较强,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基础完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双循环”战略的提出进一步为东北振兴带来新的希望。在这一新格局中,辽宁省要立足自身,处理好省内东中西的关系,积极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核心,畅通省内循环。同时,发挥比较优势,自觉服从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在保障区域粮食能源安全、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沈阳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沈阳市将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

仓廪实则天下安。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与科技融合,建立都市圈农产品的技术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包含孵化器、技术共享的交易平台、农业会展中心等全链条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二是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农业产业发展,七市一区共促农产品出村进城,拓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巩固和深度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开放合作模式。四是按照“建管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新模式,国内首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修复的新模式,即设立“损毁工程险”,由保险公司负责损毁工程修复。实现了由质量潜在缺陷、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三大方面造成的工程损毁均可修复,同时又极大地节省了财政资金投入,解决了建后“管好用好难”“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高”的问题。五是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丰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加快在东北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为落实这一新的发展理念,适宜耕作区以玉米种植为重点,兼顾大豆、杂粮等旱作作物种类,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以开展保护性耕作项目。

二、推进外贸创新发展 发动沈阳都市圈外贸引擎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沈阳市积极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4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出口总额484.9亿元同比增长76.8%,进口总额931.1亿元,同比增长23.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5.5%。对外贸易企业本身应加大研发投入,近几年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制约了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阻碍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R&D/GDP指标为例与科技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仍待优化,企业作为研发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较低。品牌建设能力有待加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外贸企业需要重新规划产品定位和销售模式,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布局与运营,而外贸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时品牌建设是主要难点。深入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协同推动国内市场销售与国际市场销售,实现内外需市场的深度融合,形成内外贸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等合作。《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共建共享沈阳中欧班列框架协议》,共建共享国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沈阳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口岸以及“干支结合、枢纽集散”国际物流集疏运网络体系。在促进国际大循环中,以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为依托,规划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向北构筑面向俄罗斯、欧洲各国的物流网络体系,向南构建面向日韩及东南亚的物流网络体系,有效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扩大与东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都市圈与大连的合作,建设沈阳-大连外向型出海通道、创建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增强沈阳都市圈的国际贸易联系,构建紧密连接东北亚、衔接国内、沟通全球的国际经济联系网络。支持外贸企业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加强对“一带一路”市场的深耕细作,进一步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鼓励企业用好用足自贸协定等相关机制安排拓展国际市场;创新运用“云展览”“云对接”“云签约”,拓展国际市场客户和销售渠道,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

三、加速向内高质量发展 稳固沈阳都市圈压舱石

要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实现省内大循环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交通规划。在融入国内大循环中,加快建设以沈阳为核心的一小时都市交通圈,进一步拓展与北京、内蒙古、吉林以及省内丹东、大连等城市的通道建设,搭建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信息枢纽网络及物流网络。二是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沈阳正持续发展并壮大智能制造基础装备产业,不断探索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蜕变升级的过程中,高端装备及新兴产业也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壮大了工业互联网产业。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拓展国内销售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加快研发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产品开发、创意设计、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及产品智能化等方面对接国内中高端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选择,带动消费升级。三是沈阳市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深植“数字基因”。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市建设全国首批5G、光纤“双千兆城市”,助力华晨宝马等建设“5G工业互联网”工厂;强化数字技术攻关,围绕工业软件、集成电路等领域,布局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通过强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务数据共通共享,业务流程协同再造,全面提升沈阳政务管理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沈阳推进可复制经验做好都市圈的表率,推进七市一区产业差异化和融合性发展。加快推进沈抚同城化建设;推进沈本一体化,以产业联合打造都市圈的区域分工体系样板;推进沈辽鞍一体化发展;沈阳与辽阳的一体化发展重点培育金属深加工产业园、中欧产业园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沈阳与鞍山一体化重点加强两市在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作发展。

文献:

【1】中国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面临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陶希东.城市问题.2020(01)

【2】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路径与措施[J].王政,徐颖.宏观经济管理. 2020(09)

【3】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问题、国际借鉴及发展路径[J].郭文尧,刘维刚. 经济问题. 2021(08)

【4】《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速览[J].吴帆.先锋.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