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杨涛

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电力企业为了保证社会发展对用电的基本需求,始终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生产与运行水平,具体需要不断完善电力生产的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质量安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处理对策,以期推动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为安全、健康的供电环境。

关键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影响因素;策略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持续支持,而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会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以及社会层面的供电情况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电网近些年在规模上逐步扩大,所以电力生产设备在工作运行时,也暴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同时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电力企业的重视。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寻求控制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因素的手段,以期提高电力生产的综合水平。

一、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

(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可以具体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首先,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虽然当前诸多电力企业已经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电力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但是管理人员因为在安全责任意识方面较为欠缺,无法有效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再加上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端也缺少专业人才,很多工作人员并不懂得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原理。这样一来,就使得设备在运行期间很容易出现安全风险。其次,操作人员存在违规作业的情况。违规作业会直接危及到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其具体包含错误指挥、不当操作以及违反设备操作要求的情况。这是因为很多设备操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也没有全面了解电力生产设备的规范操作。这些违规操作不仅会影响电力生产,还有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了尽力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1]

(二)设备质量

当前,电力企业的诸多设备质量都比较差,甚至有些企业还会为了缩减成本使用不合格的设备,这样只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采用质量有问题的设备进行电力生产作业,不仅无法保证电力生产的效率,还可能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很多设备年久失修,也没有做到定期检查,所以导致了电力生产效率的降低,究其原因还是在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较多纰漏。很多管理人员只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大型作业当中,而忽视了对小型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因此,无论是开展哪种规模的电力生产活动之前,都必须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做好记录,如果检修次数过多,则应该及时更换。但是因为很多电力企业并不重视这些问题,所以就导致了电力生产设备市场出现安全隐患。

二、加强电力生产设备运行安全的措施

(一)严格落实制度加强现场管理

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严格地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加以落实,并做好相关的现场管理工作。一般来说,传统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会及时纠正各种非法和不安全的行为,而现在除了会采用传统的安全检查措施和任务观察手段来进行现场管理。还会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充分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具体来说,其任务在于纠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违规操作,以实现对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工作方法流程以及现场环境等进行全过程观察,它能够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并减少安全事故、避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此前提下,能够切实改善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并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需要电力企业积极落实[2]

(二)需要加强电力生产设备管理

首先,需要重点加强设备定检工作。企业通过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每次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为后续的检修提供数据支持,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设备的问题。同时电力企业应该给予检修人员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检修技术水平与安全防范意识。

其次,建立起完善的设备检修体系。检修制度的确立是需要与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相符。同时必须要明确责任制度,以便于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责任到人。如果在检修的过程中发现了设备的安全运行问题,必须要及时地处理,并提前预测风险的走向。

最后,构建设备安全检修的数据库。设备检修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设备检修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它不仅可以整合检修数据,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将反复检修的情况上报给管理人员,这样就能够做到及时更换有问题的设备。此外,利用数据库还可以全面地评价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做到及时预测,以便因故障造成更多损失。

(三)积极创新生产设备监控体系

根据当前电力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设备在稳定运行的过程中,其出现故障的情况常常会表现得较为集中,且这些问题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电力企业必须要利用多维策略来针对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时间节点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监控管理,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提升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通过重点做好全面监控的工作,可以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频次。因此,只有把控好细节才能及时明确故障并积极检修

[3]

(四)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电力企业必须对全体工作人员都进行教育培训,只有全体员工的工作思想做到了与时俱进,并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这样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并认识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落实培训工作,还能够获得长效的培训收益。其中,教育培训的重点在于对施工操作人员的重点培训,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得通过技术与理论实践结合的形式,全面提高电力企业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五)应用智能故障处理技术

电力生产设备的故障处理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应用先进的智能技术。这样一来,它可以分析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具体数据,从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分析应如何操作处理,通过智能技术将相关数据和处理方式发送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只需要根据相关数据重新进行参数设置,就可以完成故障处理工作。同时,智能故障处理技术在诊断与处理方面有着较强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它并不会干扰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便能有效率地完成相应的故障处理工作。

但是,这种新兴技术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当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同时,在面临一些复杂的设备故障时,仍需要由专业的技术检修人员来完成相应的维修工作。这就要求电力生产企业不能仅依赖于技术手段来处理设备故障,还应该从生产管理制度、权责划分、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等多方面入手,来落实电力生产设备运行安全的保障性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近些年,在夏季与冬季用电高峰期,常常会出现大规模停电、限电的情况,这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损失,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企业在日常进行供电生产活动时,必须要重点关注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同时要把控好各种影响其运行安全的因素,做好电力生产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电力生产全过程的运行安全,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电力设备运行异常的应对措施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8):274-276.

[2]王辉.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176-177.

[3]弥潇,肖莞.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电气时代,2021(0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