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阶段性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小学音乐课堂阶段性教学策略研究

莫晓莹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070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人们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的提出了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不但需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且还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音乐内涵加以深入的领会。为了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各方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结合各个时期学生的特征来选择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音乐课堂;阶段性教学;策略

引言

音乐课程属于艺术课程中的一种,音乐课程教学工作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务必要以学生为核心,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来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1低段游戏式教学法

处在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还都局限在主观意识的层面上,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就是可以体验音乐的情绪。

1.1情景结合,游戏当先

在《火车跑得快》音乐教学中,当老师要求大家一边唱着歌一边开着火车出发时,全班同学会马上欢呼着从座位上跳起来,有的忙着用凳子搭火车,还有的人自愿扮演“乘警”组织“乘客”上车,更有学生拉着老师来扮演火车司机。孩子们叫着“火车开啰”“火车开啰”!急于表现的心情令人感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游戏化活动内容有趣,形式灵活,全员参与,学习环境宽松、愉悦。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要平等和谐,才能形成审美情感的“心理磁场”,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1.2激发参与,充分肯定

在《龟兔赛跑》音乐游戏的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兔子蹦跳的动态各不相同,躺在大树底下睡觉休息的姿势也各不相同,表现小乌龟鼓足勇气一步一步向前爬行时脸部表情也各不相同,表现小乌龟得了第一名表现出来的喜悦时表演也各不相同。为什么学生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表现?笔者认为是游戏精神的激励,是游戏情境氛围的感染,是游戏角色魅力激发了他们内心的创造潜能[1]。在音乐游戏化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因此,在音乐游戏化活动的评价中,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孩子独有的感觉、理解和表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审美创造。

2中段展开式教学法

2.1旋律

旋律在音乐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在小学三四年级中,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提升,这个时期教师在组织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切实的运用最为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中的旋律,掌握旋律的技巧,并且结合其他音乐要素来增强对旋律的感受,借助歌唱的方式来将旋律美加以展现,结合旋律的流动感挖掘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的潜能。

2.2节奏节拍

节奏在音乐中是其中的灵魂,旋律自身中拥有较强的节奏价值,节拍是周期性的节奏序列,与节奏融合起来就可以丰富整个歌曲的内容,促进音乐内涵的不断充实。教师在为学生传授《老爷爷赶鹅》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拍手来打出歌曲的节拍,并且组织学生排成一排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走路,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促进学生掌握节拍的技巧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2.3力度

在音乐领域中,对于歌曲力度的处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抒发作品情感、展现作品实质的作用,针对力度加以综合对比也可以更为准确的将情感的变化加以呈现,从而充实音乐的内容。切实的对力度加以处理还需要对整个音乐的旋律加以综合考虑,旋律线上的行为的力度逐渐的增强,旋律线向下的力度会逐渐的降低。在进行《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在组织学生学习唱歌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诵,对于各句歌词之间所涉及到的强弱变化加以良好的掌握,协助学生掌握利用声音来表达情感的技巧。

2.4速度

速度也是音乐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所有的音乐都需要对速度加以良好的把控,避免速度的持续一致,速度的变化与音乐形象以及情感表达的变化会造成直接的影响[2]。速度的变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运用歌曲中速度要素十分鲜明的歌曲,结合教学需要以及教学目标来运用最为适合的方法来将学生的关注力都吸引到教学之中。红色经典歌曲《游击军》是革命歌曲中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当前小学阶段被音乐教师频繁使用的歌曲。歌曲在主题以及色彩方面都表现出了突出的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对于速度要素加以良好的把控,指导学生对音乐中的形象以及情感波动加以领会,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在音乐课课堂中在实施教学设计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对歌曲中所涉及到的节奏、节拍以及速度等众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并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因为音乐课程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综合性,音乐所涉及到的要素较多,虽然每节课强化都是主要因素,但是不能单独的将某个要素加以体现,各个音乐要素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整合。多种音乐要素进行综合运用,才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不断提高。

3高年级阶段

高年级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已经步入到了少年期,就其思维发展方面来说,逐渐的从直观形象思维朝着高级形象思维转变,并且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就音乐方面来说,因为受到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以及各方面艺术美都拥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对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特征加以全面的了解,结合各方面情况来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内容,并且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组织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不但需要重视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并且需要关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情感内涵以及思想意境加以深入的理解。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促使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多种音乐歌曲进行欣赏,从而逐渐的扩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3]。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所储备的知识也在逐渐的增加,教师在教学中额可以将即兴创作与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发挥出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对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学生自行创作的作品,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为后续各个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音乐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对音乐深层内涵加以领会,并且也可以带动学生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音乐教师需要对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加以综合考虑,尽可能的为学生学习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促进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乐趣加以认识。

参考文献:

[1]陈思雨,张晓红.音乐教育之我见[J].音乐生活,2020(10):80-81.

[2]张亚红.“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艺术评鉴,2020(18):107-109.

[3]杨晓丽.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阶段性训练[J].科技创业家,2012(1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