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形势下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双碳”形势下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贾平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当前全球都在为实现“双碳”而努力,本文基于此背景,将煤炭质量管理作为研究课题,探析了我国目前煤炭质量管理的状况,并对煤炭需求在日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下,如何做好煤炭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如提高煤炭质量与洗选加工技术、高效利用煤炭、使用清洁煤炭,以及推动煤炭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促进煤炭资源产业链发展等,以此让行业能更好地满足高质量煤炭使用需求与低碳绿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双碳”形势;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引言: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的质量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命运。多年来,煤炭质量管理是煤炭行业与用煤行业一直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与重点,为了研究与推动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相关行业都着力研究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符合现代煤化工技术要求的煤种,这些举措也为如何高效、清洁使用煤炭指明了新的方向。

1当前我国煤炭质量管理的状况

我国当前煤炭质量管理的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煤炭质量过程管理是目前各个煤炭企业开展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全流程煤炭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促使煤炭质量的稳定提升。

第二是原煤洗选加工的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水平都在快速扩大与提升,商品煤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我国当前的原煤洗选加工规模已稳居33亿吨以上,2020年原煤入选率为74.6%,数量超过29亿吨。全国共有2400多家大型的在役现代选煤厂,其中82家为特大型,加工规模均达到千万吨级。另外,我国一般动力煤洗选加工入选率已达到60%以上,对于炼焦煤与特殊用途煤也具备应选尽选的能力[1]

第三是我国燃煤电厂的发电机组已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排放标准领先于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同时我国6000kW以上(含6000kW)的火力发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与大气排放污染物绩效也属于世界先进水平,数值仅为304.9g/(kW-h)[2]

第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中小型煤粉锅炉被开发出来,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因此实现超低排放。另外,通过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炉灶改进等措施,解决了由于民用散煤燃烧而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以上多重措施并举,大幅度地提高了燃煤能效,为碳减排工作的深入落实提供了重要基础。

2“双碳”下提高煤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双碳”背景下,要高效使用煤炭资源,让煤炭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碳方向发展,就必须推动煤炭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从而提高煤炭的供给质量。为此,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长远规划。在“双碳”的大环境下,煤炭能源应尽可能满足国家战略的需求。一方面要提前设计煤炭产业及煤炭产能的长远发展蓝图。另一方面要大力、快速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起来,将提高产业绿色、低碳、环保的工作作为长期目标。

在设计产业及产能规划蓝图时,要基于“双碳”背景,将国家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作为核心,参考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历程、煤炭开采潜力两方面因素,综合、科学地对我国各个煤炭基地的多方面能力进行评价,如资源水平、先进产能建设水平、环境容量等,目的就是要让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聚集更多的煤炭生产力,从而更好地规划煤炭产业与产能发展,实现提高煤炭资源供给质量的重要目标。同时,还要将发展智能化煤矿作为重要方向,全力加快建设智能化矿山与选煤厂,改进生产架构,发展高水平的生产集约化,以及降低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损耗率。还有就是坚定不移地紧抓节能减排这一行业发展要求,通过落实清洁生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整体利用率等多重举措,让行业朝绿色、低碳、环保方向迈进[3]

第二,让科技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利器。要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就需要提高煤炭供给质量,所以就需要让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向更高水平提升,从而具有更高的动力煤入洗率。

由此可见,煤炭洗选加工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品质量、优化产品架构的关键基础,它也是目前经济性以及成熟度最高的技术。要提高洗选加工技术,首先是建设具备大型化、集约化、高能化、智能化、现代化于一体的选煤厂,并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选煤技术、装备等,实现高水平生产运营管理。对于智能化建设,要综合、合理应用当下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互联网+”技术,让这些新技术融入到工厂的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同时通过应用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选煤设备,让工厂管理水平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做好技术攻坚,提高关键技术、设备的水平,实现装备、技术的国产化。最后是着力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建立相关的理论体系。

第三,重点建设质量体系,促进煤炭供给质量的提升。首要应该是做好源头管理,各煤炭企业要完善煤炭质量管理体系,体系需覆盖井上、井下全流程。对于不同煤层和煤种,配对相应的开采方法,从而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煤品。其次是做好技术攻坚工作,包括提高原煤入洗率、实施煤炭精细化重介质分选技术、研究高效干法选煤技术等,让煤炭产品向高质量发展,向洁净煤转变,继而改变企业一直以来销售、生产原煤的传统模式。最后是建设完善的商品煤质量监管体系与监测、跟踪、管理机制,实现对煤炭从生产、流通、消费全流程的监督。制定高标准的煤炭质量规格,杜绝劣质、低燃值煤炭的生产、销售与进口,从而提高煤炭的高效清洁应用。

第四,提高煤炭产品市场质量与诚信经营的意识。质量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只有诚信经营,生产销售优质产品,建立良好企业形象,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为此煤炭企业要以诚信经营企业与对待用户,并将用户需求放于第一位。守信经营、行业自律、承诺兑现、契约履行都是煤炭企业需要遵守的原则,煤炭行业与企业要深度建设煤炭交易诚信体系、守信奖励与失信惩罚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形象,获得社会认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第五,促进煤炭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对煤炭资源向原料化、材料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作出深入研究,促使煤炭资源向煤油气、化工、新型材料等领域延伸,最终实现煤炭燃料化、原料化的应用,以及高效、高洁净度利用的目标。

    首先,大力推进符合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要求的电厂建设或改造,坚定可持续洁净发电的目标。其次是深度钻研现代煤化工技术,通过煤炭制备气、乙二醇、烯烃等清洁燃料或化工制品,实现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最后是攻坚提高煤炭产品适用性和质量的技术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供给质量,助力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是实现低价煤分质分级利用技术的应用,降低低价煤的损耗率,缩减散煤使用,提高散煤的集约化和洁净化。

3结语

我国煤炭生产规模和消费量将会随着“双碳”经济战略的逐步推进而呈现大幅度降低的态势,这无疑会给行业带来冲击。因此煤炭行业需要认清发展趋势、统一认知,在“双碳”经济战略的逐步落实过程中,提前做好行业的发展规划蓝图。通过科技创新,在供给端大力发展智能化建设,提高生产集约化与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损耗。在需求端则通过洗选加工技术提升、动力煤入洗率提升、质量管理提升等手段,提高煤炭质量与适用性,从而促进现代煤化工等技术的应用普及,继而促使开发利用率提升、煤用量减少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缩减。同时,还要创新理念、改革技术、优化模式,让煤行业转变为生产服务型行业,煤资源变为清洁能源,这样才能顺应“双碳”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子曌, 马剑. "双碳"背景下选煤高质量发展研究[J]. 中国煤炭, 2022, 48(7):7.

[2]樊莹. 碳达峰,碳中和下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 市场周刊:商务营销, 2021(26):1-2.

[3]阮钰. 平煤股份公司强化煤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商界, 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