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设备故障预防维修及电气维修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关于机电设备故障预防维修及电气维修的分析

尹效文

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 要:从机电设备生产特点来看,其整个过程极为复杂,并且对生产工艺的要求相对较高。对此,需要充分认识机电设备调试工作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就目前工作形势来看,虽然已经有很多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机电设备故障预防维修的重要性,但是对综合性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考虑不足,从而导致整体质量相对较低。因此,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便提出了加强故障预防和维修方面的措施,实现对机械设备质量的把控,确保机电设备可以长期保持稳定运行状态。本文综合了相关调查和研究,针对目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和开展电气维修工作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预防;电气维修

前言: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故障问题。当出现故障问题之后,便会导致机电设备无法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故障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此,需要充分认识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在时代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工作人员的维修技术和理念也需要进行更新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维修成本最低化的目标,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益。由此可见,研究机电设备预防维修及电气维修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成因

1.1 设备本身原因

结合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机电设备在出厂前已经存在技术、工艺、材料以及质检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从采购人员的角度分析,其并未能严格按照既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型号,导致设备在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安全方案问题。

1.2 设备操作原因

从设备操作角度进行分析,很多机电设备的型号较为繁杂,而且其专业性极强,在机电设备重复使用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会因为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机电设备的积极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1.3 设备维修问题

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维修维护工作,但就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许多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维修维护工作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导致设备出现损坏。

2、机电设备故障预防及维修措施分析

2.1 完善机电设备维修

在开展机电设备维修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实际情况、机电设备内部结构、使用性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提前防范。一般来说,在现阶段所开展的维修工作中,主要分为短期维修、长期维修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在短期维修方面,重点是围绕机电设备运行所开展的日常检测活动,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短期维修可以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频率,针对机电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机电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提高使用寿命。在长期维修方面,则更偏重于各种大规模检测和定期检查活动,实现机电设备安全使用的目標。在长期维修过程中,针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全面的检修,通过检修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故障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必要的维护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2 重视日常维修保养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和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也成为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设备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既定要求和相关规范。对于安装人员来说,在完成该部分操作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做好相关信息的记录和报告。唯有在完成验收工作之后,才可以将其投入到施工使用中。当维护人员完成施工之后,还要对其进行整理和清洁。如果发现其中某项参数超出合理范围,则需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立即开展维修工作。如果发现其中存在安全隐患,则要立即停止施工。在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之后,方可开展后期工作。在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中,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根据机电设备的相关要求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在维修保养工作中充分发挥细心、耐心等职业操守,针对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处理。

2.3 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入力度

现阶段,之所以会出现经常性的机电设备损坏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原因便是施工人员缺乏对维修工作的重视。施工人员缺乏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的意识,当出现故障时没有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对其工程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诸多影响。针对这方面问题,从企业角度分析,其需要在整个企业内部对员工强化定期维护和保养的意识,让更多工作人员自觉地参与到机电设备故障维护工作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企业为对员工进行培训,讲解专业知识,提升其综合素质。从员工角度分析,需要有效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相关维修专业知识,提升其理论素养。

3、机电设备维修方法

3.1 强迫闭合法

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如果仅仅依靠维修人员的直观检查,很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如果在维修工作中缺乏基本理论支撑,可以借助强迫闭合法开展维修工作。从其内涵来看,强迫闭合法主要强调的是利用各种绝缘性物体,将接触器、继电器用力按下,需要确保其张开的接触点处于闭合状态。随后,根据整体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到线路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3.2 短接法

就目前整体工作形势来看,在设备电路故障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短路故障问题。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又可以被分为导线断路、松动、接触不良等各种原因。在解决相应故障问题时,可以有效结合电阻法、电压法或短接法的方式。在上述提到的三种方法中,短接法是使用最为普遍、操作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已经在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短接法,只需要利用一根绝缘性导线,将其与可能发生故障的断路部分进行有效连接。如果发现在接触的某一瞬间,电路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部分出现了断路问题。

3.3 置换元件法

在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中,如果发现某部分电路出现的故障问题较为严重,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对其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若想保障整个电气设备仍然可以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便可以利用相同型号、相同性能的电气元器件对其进行更换。通过这种方式,检查电气元器件是否存在故障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当元件置换下来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检查,确定是否由于元件损坏引起电路故障,方能进行置换,否则有可能会对新元件造成损害。

3.4 逐步开路法

对于多路并联且控制复杂电路的情况而言,易出现电路短路等故障问题,且表现较为明显。部分电机内部设置了相应的保护罩,可以降低电路短路或接地故障的发生频率,但出现熔断器的熔断问题时难以通过外部变化发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逐步开路法进行检查。

结语:综上所述,聚焦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来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征已经逐渐凸显。为了保障各项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实现提升,需要充分认识机电设备的合理化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其中或多或少地出现变形、失灵等故障或问题,造成施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管理,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欧金刚.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及可靠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2):50-51.

[2]包郁琳.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维护保养技术的运用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158-159.

[3]陆委良.机电设备故障预防维修及电气维修[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S2):34-35.

[4]张刚.针对机电设备检修问题探索与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