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探索

蒙娜

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实现现代教育发展中关于素质与技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也是我国实现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每年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岗位需求的不断革新,中职教育教学中关于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策略也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让人才发展从单一性向复合型方向转变,给人才提供更多平台,最终达到提升国家人才储备质量和数量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整体创新

一、前言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以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单位,在进行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制订的过程中往往以当前市场的人才根本需求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产生变化,因此教育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学生应该具备更加多元化、综合性的能力以及更强悍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社会的变化。面对新的需要,中职院校有必要重新思考自身教学管理策略,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二、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教育方法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革,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适配能力。学生学习技能、培养品德最终的目的在于回归社会、回报社会。也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生活成长中与社会建立起密切联系,能够随时应对国家人才发展的需求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中职学校的教学指标在于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在培养过程中迎合时代发展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有机融合,让技能变得多元化,丰富学生实操经验,让教学成果符合社会人才预期,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在对教学管理改革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能够通过实际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综合性知识并培养综合性技能。与此同时,确保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创新型的策略有助于帮助教师构建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健康环境,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困难,在日后的就业工作中,也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能够拥有更好的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帮助国家人才库提供更具可能性的力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具体策略

(一)结合市场需要,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整体教学的重要指导,在实际教学开展之前,通过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先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其在进行教育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应当以就业为指导结合市场根本需要以及岗位需要进行教学标准设定。

例如,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之前,中职院校的不同分院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深入市场中,调查当前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研究岗位未来发展的能力方向,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部分。同时根据实际能力发展需要,选择相关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以保证教育效果符合学生就业需要。而在此过程中为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学校可以选择校企结合的方式,与相关企业进行积极合作,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实习单位,从而更好地了解相关企业的岗位需要。最终从市场实际人才需要出发,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知识技能学习,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市场发展的就业型人才。

(二)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学识来源

教学管理改革要加强教师教学方案和具体措施,教师需要利用到各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网络的各种新鲜素材,来提高课堂的教学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丰富视野,提高阅历,增长见识,能够足不出户了解到天下大事;还可以利用网络上多种和教育相关的App,搭建“教师答疑平台”,让学生回到家中时也能够随时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在方便时进行回答。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控学生学习进程。通过网络软件,比如微信QQ和家长建立群组,随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做好衔接,得到真正的帮助。也可以设立评价系统,分为学生自评系统和教师测评系统,能够让学生对阶段性的自我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每日自己学习成果的记录,了解自己在一定的时期之内有哪些不足,有哪些进步,让学生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更积极的学习习惯,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发展制定最新的方案或进行方案革新。

(三)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整体创新

优质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在中职院校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以实现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推动自身发展。而在实际开展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其应当将教师作为关键点,从知识传授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能力培养与自主学习,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的陈旧部分,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人才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开展教学模式更新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应首先从教师思想出发,通过更新教师思想,引导其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积极研究当前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其次,应当结合当前社会教学根本需要与人才发展需要对校内教师进行再度培训,保证其具备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岗位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教育能力。最后,中职院校应从自身管理体系出发,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纪律管理、忽略教学管理的情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际学习中,改变由于过度严格的日常管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缓解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另外,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模式优化的过程中,也需注重人文思想的引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减轻其由于自身素质低而导致的过大心理压力,最终推动整体教学模式优化,实现教学进步。

(四)搭建“家、校、社”桥梁,推动一体化进程

进行教育改革策略中,教师的努力尤为重要,占据主体成分但却不是全部因素,而是应该联合家长甚至是社会多方人员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学生和家长之间和睦共处,亲子关系进行优化,可以举办亲子活动、家长交流会、家长老师座谈会,搭建“家校路路通”工程,能够让家长和老师随时随地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和家长之间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让忙于工作对子女疏忽的家长能够深刻认识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付出更多的关怀,更加拥有责任感。让家长清楚地知道教育孩子并非只是老师的事,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做好学生和社区的联合,让社会对中职学生更加重视,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能够主动承担起责任来。为国家人才建设共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中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必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入手,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双管齐下,让学生能够发展成为社会栋梁。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思想建设的艰巨任务,有能力进行阶段性的整合与创新,通过反映出的问题提高把控能力和统筹能力。改革创新并非一纸空谈,而需要持续进行,确保学生能够长远发展。确保教学管理策略能够源源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让学生尽可能多且优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刘冬铃.  教师. 2021(26)

[2]浅谈中职学校教学管理[J]. 钱玲.  现代企业教育. 2019(02)

[3]再谈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J]. 吴愤扬.  科普童话.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