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王雪莲

四川省甘孜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26000

【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需要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均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入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分为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下的尿常规检验)与观察组(32例,采取阴道分泌物处理后的尿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①观察组尿常规中的尿比重、蛋白质、尿糖与pH值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尿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亚硝酸盐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会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干预,减少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尿常规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检验项目,主要是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以便借助各种参数对患者提供诊断依据[1]。在尿常规检验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殊与复杂性,尤其是阴道口与尿道口的位置十分接近,在尿液标本采集中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对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一定误差,进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此,为了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在尿液标本采集中对各种阴道分泌物进行处理,减少该因素的影响[2]。在本次研究中,对64例研究对象行尿常规检验,对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4例需要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均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入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分为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下的尿常规检验)与观察组(32例,采取阴道分泌物处理后的尿常规检验)。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中,年龄21-67岁,平均为(46.21±3.24)岁。观察组中,年龄22-68岁,平均为(46.98±3.56)岁。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采集尿液标本前,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采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空腹或限制饮食的情况下采集。使用一次性无菌袋盖器具存放尿液样本,对采集样本的留置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采集尿液标本后需要及时按照规定时间将其送到检验科进行检测。

对照组给予常规尿常规检验,在采集尿液标本前需要用清水对外阴部简单清晰,通常采取排尿中的中段尿液,将其保留在无菌试管中,通常采集的尿液标本控制在10ml左右。

观察组采取阴道分泌物清除后再采集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在采集尿液标本前,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采用0.02%呋喃西林对外阴部位进行清洗,在阴道口部位采用干燥无菌棉球填充,避免阴道分泌物融入到尿液标本中,且避免在采集尿液标本的过程中棉球意外脱落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液作为标本,将其放入无菌试管中,尿液标本控制在10ml左右。

1.3观察指标

    将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转速控制为1500r/min左右,离心时间设置为5min,对保留的0.2ml尿沉渣检测,通过20μl标本制成玻片进行显微镜检查。对两组尿液标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亚硝酸盐、尿比重、尿糖、蛋白质、pH值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验证;采用自然数/百分数(n/%)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值(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蛋白质、尿比重与pH值对比

观察组尿常规中的尿比重、蛋白质、尿糖与pH值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尿常规中蛋白质、尿比重、尿糖与pH值对比

组别

例数

尿比重

蛋白质(g/L)

pH值

尿糖(mg/dl)

对照组

32

1.032±0.007

0.29±0.15

5.71±0.13

6.34±0.67

观察组

32

1.003±0.002

0.04±0.08

6.9±0.26

4.97±0.34

t

7.215

7.679

8.729

8.329

p

0.043

0.036

0.012

0.025

2.2两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亚硝酸盐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尿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亚硝酸盐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亚硝酸盐检出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红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

亚硝酸盐

对照组

32

24(75.00)

9(28.13)

5(15.63)

7(21.88)

观察组

32

15(46.88)

3(9.38)

0(0.00)

1(3.13)

X2

9.218

8.126

7.342

7.504

p

0.009

0.027

0.041

0.037

  1. 讨论

尿常规主要是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以便通过各种参数实际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性病变或全身性病变等相关的疾病,以便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例如,肾病患者的尿液中蛋白质与白细胞与健康体检者尿液蛋白质与白细胞数值对比差异明显,可以通过尿液中的蛋白质与白细胞水平为肾病的诊断提供数据参考;糖尿病尿常规检测中尿糖水平较高,可以通过尿常规为其提供辅助诊断

[3]

在开展尿常规检测中要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对各种影响到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有效规避。其中由于女性阴道口与尿道口相接近,在采集尿液标本中会受到各种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如白带、经期前所生成的红细胞、上皮脱落的细胞等,这些成分融入到尿液标本中容易增加尿液中红细胞、上皮细胞的检出率[5]。对此,需要在采集尿液标本中,需要优先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洗,避免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进行污染,进而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会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干预,减少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董淑军.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8):178.

[2]富珊珊.阴道分泌物对女性患者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8):97-98.

[3]黄琦,邱天.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1.

[4]魏爱凤.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东方药膳,2021(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