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李向龙

金湖县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211600

【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40例病人为2019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通过随机平衡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成员使用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进行治疗,B组成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B组病人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效果更佳,术中指标更好,P<0.05,组间差异性明显存在。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用于此类病人治疗中其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股骨颈骨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应用效果

   股骨大粗隆与小粗隆间发生的骨折状况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引发因素包括:意外事故所导致,临床症状表现为大腿局部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大腿皮肤呈青紫色【1】。由于老年机能下降,其有骨质疏松症患者较多发此类状况,出现骨折后具有剧烈的疼痛感,且伤肢有短缩以及移位等情况,给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手术是治疗的最佳方式,随着医疗界水平的不断发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相关报道指出此种疗法相比常规治疗切口较小且出血量少,治疗效果较优势【2】。基于此,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此类病人为主要观察对象,并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详见下文。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19年1月份至2022年6月期间选取了4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本次研究,对组间病人资料进行分析。A组中病人年龄区间在50-80岁,均数(60.21±3.02)岁,性别比例男性9/20(45%)、女性11/20(55%);B组中病人年龄区间在57-85岁,均数(66.21±3.36)岁,性别比例男性8/20(40%)、女性12/20(60%)。将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各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A组病人实施常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指导病人呈仰卧位并给予病人进行麻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并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于大腿近端外侧作约15cm长切口,逐层分离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并临时固定骨折端,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及螺钉固定,C臂透视见骨折端复位固定满意,给予病人手术部位进行冲洗后缝合【3-4】。B组病人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病人进行麻醉后,取半截石位,C臂辅助下行闭合复位,将皮肤消毒【5】。于病人股骨大粗隆顶点上方3厘米处纵向切开3厘米切口,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内后方置入导针将其钻至髓腔内,透视下沿导针进行扩髓、植入髓内钉主钉,于股骨颈下三分之一处将导针钻入对其位置进行确认,击入长旋螺刀片并锁定位置。为避免出现移位与旋转,置放股骨远端锁钉,C臂透视确认骨折端复位固定满意,对其伤口进行冲洗后缝合【6】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组间病人临床治疗效果。

1.3.2对组间病人治疗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内容包括病人的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切口大小。

1.4统计学方法

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用(n、%)表示,行X2检验,量(x±s),t检验P若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表1: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B组

20

10(50.00%)

9(45.00%)

1(5.00%)

19(95.00%)

A组

20

9(45.00%)

8(40.00%)

3(15.00%)

17(85.00%)

P

-

<0.05

表2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指标 (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切口大小( cm)

A组

20

122.6± 5.8

300 ± 0.29

15.08±0.77

B组

20

52.3± 4.6

100± 0.66

7.37± 0.93

P

-

<0.05

<0.05

<0.05

三、讨论

由于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状况,从而引发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是治疗的最佳方式,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虽能够避免病人骨头愈合不到位的情况,但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病人易引发并发症且手术危险性相对较高。经本次研究表明,B组总有效率优势显著,且A组病人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显示偏高于B组病人。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比常规的治疗方法少且手术耐受性较好。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疗法用于此类病人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且手术时间短,有利于病人的健康,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梁伟之, 江洁, 高金伟.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21, 27(30):3.

[2]王闯.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外医疗, 2020, 39(24):3.

[3]葛新, 宋丽波. 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2):3.

[4]冯建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0(2):3.

[5]肖飞. 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 6(12):3.

[6]姜明菊, 胡勇, 李宝林.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 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