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张悦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情绪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比可知,临床护理路径较常规护理而言,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时间,缓解住院期间不良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字】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效果

前言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急性肾炎临床学简称,该疾病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疾病表现为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检查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该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一般在发生各类感染性疾病后发生。应该疾病为急症,因此除了治疗外还需要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参与研究的对象,抽选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7.75±1.75)岁;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6.87±1.45)岁。研究前收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其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可以用于研究和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健康知识宣教,对病情和身心进行评估,日常生活照料,调节饮食等。

1.2.2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

1.2.2.1入院准备该疾病为急症,病患到达医院后需及时对其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疾病阶段,为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检测生命体征;办理好入院手续后带领家属了解医院制度,介绍主治医生和管床护士,嘱咐有紧急情况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处置;告知保管好随身物品,了解医院环境,做好住院准备。

1.2.2.2健康宣教:加强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原理、临床表征、致病因素、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和预后等,纠正对治疗错误认知,加深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做好呼吸、血压、体重检测,准确记录24小时尿液出入量;检查水肿部位和程度;嘱咐重视休息的重要性,发病1到2周需卧床休息,2月内对运动量进行严格控制,待疾病检测各项身体指标稳定后方能进行正常生活运动,家属做好监督工作。

1.2.2.3心理疏导:患者如为儿童,还需做好家属心理安抚工作,嘱咐家属给予患儿治疗信心;疾病带来的水肿可能造成暂时性容貌改变,尽量避免病房放置镜子之类玻璃物品;提供良好治疗环境,控制病房内湿度和温度,缓解住院紧张情绪;适当增加查房次数,实施护理前,了解患者内心需求,耐心倾听诉求;帮助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安抚情绪,促使积极配合治疗。

1.2.2.4生活护理: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发生;护理人员在专业营养师建议下,制定饮食营养调整方案和作息表并投入实施。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饮食和作息调整后的生活节奏,减少对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摄入;水肿期严控钠盐摄入量,有氮质血症患儿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早睡早起,确保充足睡眠,保持身体活力,减少熬夜对身体造成伤害,缓解疲劳。

1.2.2.5药物护理:对于有高血压的患儿,遵医嘱应用利尿剂、降压药。应用利尿剂前后应观察患儿尿量、体质量、水肿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应用降压药硝普钠应做到现配现用,放置4h后便不可再用,在输注过程中必须用黑色纸包裹遮光。滴注硝普钠时应注意患儿血压变化,检测心率和呼吸。

1.2.2.6出院指导嘱咐限制活动对疾病的重要性,减少活动对预防疾病恶化意义重大,前两周尤为重要;出院前告知患儿及家长本病是一类自限性疾病,愈后良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生活中如发生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需及时导员诊治;定期对疾病进行复查;做好出院后回访工作,出院两周后电话了解患者现状,对康复期遇到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并行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和住院时间对比

表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和住院时间对比[n,(%),]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SDS评分

SAS评分

住院时间

观察组

50

92%

45.85±8.42

45.69±8.52

10.21±1.21

对照组

50

80%

51.96±10.89

51.25±10.71

15.24±1.32

t

-

5.980

3.139

2.873

19.863

P

-

0.014

0.002

0.005

0.001

3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之一,儿童由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儿童依从性较差,加之其家属对疾病发病原因和治疗方式的不了解常延误治疗,使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治疗全程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康复[2]

常规的护理干预对于病情的改善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并无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还需采用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3]。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加深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提升治疗配合度,同时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娜,刘红梅,原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92-193.

[2]余鋆鋆.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26.

[3]孙媛媛.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