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燥湿法对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的显著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健脾燥湿法对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的显著疗效

宫径

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5002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燥湿法对支气管炎(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支气管炎(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n=35)、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头孢克肟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试验组给予头孢克肟胶囊+健脾燥湿法组方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各分项积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燥湿法治疗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健脾燥湿法;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疗效

咳嗽为呼吸系统常见症、多发症。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遇外感之邪或脏腑内伤,常致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引发咳嗽。痰为百病之源,无痰咳不作[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难化,湿聚成痰,随三焦上干于肺,或肺失宣降,津失布散,湿聚成痰,可见咳、痰、喘。按五行相生,脾(土)为肺(金)之母,母健则子安。故治咳需治痰,治肺需治脾[2]。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将健脾燥湿法应用于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49.63±5.37)岁。纳入标准:中医诊断符合痰湿蕴肺型咳嗽标准[3];西医诊断符合支气管炎诊断标准[4];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本研究药物过敏;其他类型咳嗽;肝肾功能异常。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n=35)、对照组(n=35),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头孢克肟胶囊:0.1g/次,2次/日;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2次/日。共7天。

1.2.2 试验组

试验组给予头孢克肟胶囊+健脾燥湿法组方中药治疗。头孢克肟胶囊使用方法剂量同对照组。健脾燥湿法组方用药:茯苓、炒白术、苍术、厚朴、半夏、桔梗、陈皮、防风加减,水煎服,1剂/天,早晚各服1次。共7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啰音等临床症状评分。症状评分按照严重程度分为0、1、2、3分。得分越高说明咳嗽越严重。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标准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制定。显效:上述症状消失,2周以上时间咳嗽未见发作;有效:上述症状缓解,痰量、咳嗽时间显著减少;无效:上述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以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结合率描述,率的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各分项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两组症状各分项积分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各分项积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指标

时间

试验组(n=35)

对照组(n=35)

t

P

咳嗽

治疗前

2.41±0.27

2.38±0.26

0.063

0.897

治疗后

0.56±0.08

1.03±0.13

2.461

0.003

咯痰

治疗前

2.28±0.25

2.25±0.24

0.082

0.872

治疗后

0.46±0.06

0.95±0.12

2.148

0.003

喘息

治疗前

2.35±0.26

2.33±0.25

0.053

0.862

治疗后

0.48±0.06

0.97±0.13

2.114

0.001

啰音

治疗前

2.33±0.25

2.31±0.24

0.098

0.865

治疗后

0.32±0.05

0.87±0.10

2.237

0.002

2.2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指标

试验组(n=35)

对照组(n=35)

χ2

P

显效

18(51.43)

13(37.14)

有效

15(42.86)

14(40.00)

无效

2(5.71)

8(22.86)

总有效

33(94.29)

27(77.14)

4.140

0.042

注:总有效=显效+有效。

3 讨论

脾失健运为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的病因病机。脾失健运可致水液运化失常,脾为湿困,生痰成饮,痰湿贮之于肺,阻塞气机,气机受阻,宣降失常,咳痰喘而生,故临证可行健脾燥湿之法[5]。组方药用茯苓、炒白术、苍术、厚朴、半夏、桔梗、陈皮、防风加减:茯苓健脾渗湿,炒白术健脾复运,苍术健脾燥湿,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降逆平喘,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平喘,桔梗宣肺、止咳、祛痰;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化痰;防风祛风胜湿。诸药共奏健脾复运祛湿、调畅气机之功,达止咳化痰平喘消啰音之效。本研究治疗后,试验组症状各分项积分均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说明健脾燥湿法治疗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此外,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研究所选方法均较为安全。

4 小结

总之,健脾燥湿法治疗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咳嗽)可有效改善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瑛. 清热通腑汤对痰湿壅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IgE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8, 33(10): 1886-1890.

[2]何明礼, 谢一民, 卢长国, 等. 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47例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8): 129-131.

[3]邓蓉燕, 廖中林, 彭启安. 黄芪半夏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型)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16(2): 103-105.

[4]杨秀青, 郭利娟, 孙维旭. 三子止咳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20): 28-29.

[5]温勇, 伍小涌. 温胆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痰湿蕴肺咳嗽的临床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 38(3):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