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杨秀梅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评价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与对并发症发生率带来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手术的脑外伤患者112例,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成2组,即分析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相比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后分析组患者生活以及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

【关键词】脑外伤并发症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脑外伤含有脑震荡、颅骨骨折以及头皮裂伤等,会影响患者运动、认知等功能,不利于预后效果的增强,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脑外伤患者而言,手术治疗较为常用,且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患者围术期应提高对护理干预的重视程度,为患者恢复创设良好条件。基于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选取了112例脑外伤患者参与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2例脑外伤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应用双盲法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常规组,每组56例。分析组年龄21至72周岁,中位(47.36±3.14)周岁,男32例,女24例;常规组年龄22至71周岁,中位(47.41±3.09)周岁,男31例,女25例。两组资料分析,P值大于0.05,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纳入要求:患者符合脑外伤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无沟通障碍;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要求: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护理依从性差;患者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分析组:应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心理干预,由于疾病影响,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因而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促使患者可以保持健康心态。二是环境护理,应注重病房温湿度的管控,并加强通风以及消毒,严禁大声讲话,从而确保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与良好心情。三是运动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展开关节活动以及体位变化训练。对于体位变化训练,护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床头抬高30cm,保持30min,然后再展开患肢起坐等训练。关节活动主要是展开远近关节训练,将训练频次维持在每日2组,每组10次。四是日常生活功能护理,含有洗漱、穿衣等,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可适当提高难度。五是饮食护理,将饮食方案确定下来,引导患者食用高蛋白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对患者出现脑水肿、感染、静脉血栓以及高热的概率加以计算分析;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分别通过Barthel指数与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通过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P值<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资料分别运用[(n)%]、X2值表述以及检验;计量数据资料则通过(±s)表示,以t值进行核查。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根据表1可知,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脑水肿

感染

静脉血栓

高热

总发生

分析组

56

0(0.00)

0(0.00)

0(0.00)

1(1.79)

1(1.79)

常规组

56

1(1.79)

3(5.36)

1(1.79)

3(5.36)

8(14.29)

X2

4.4717

P值

0.0345

2.2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对比

在护理前,分析组与常规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分析组患者各指标相比于常规组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与运动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分析组

56

26.74±2.18

68.33±4.31

30.84±2.11

88.37±3.65

常规组

56

26.81±2.23

42.58±4.22

30.91±2.08

71.05±3.81

t值

0.1680

31.9457

0.1768

24.5651

P值

0.8669

0.0000

0.8600

0.0000

3讨论

近年来,脑外伤发病率不断提高,脑外伤是头脑部位在外物冲击作用下形成的肉眼可见的一种损伤,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脑外伤也可分成弥散性以及局灶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脑外伤治疗而言,手术治疗较为常用,然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预后,因而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应重视护理干预的应用,从而提高预后效果[2]

优质护理基于多个层面,将护理的质量有效提高。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对于并发症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

[3]。在护理过程中,更注重患者能力锻炼,从而为其日常生活以及运动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患者恢复[4]。优质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应加强对其的应用,从而促进脑外伤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

结合数据可知,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分析组为1.79%,分析组相比于常规组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分析组患者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相比于常规组较好,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运动能力也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雪.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249-250.

[2]曹雪萍,黄玉姣.优质护理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6):71-72.

[3]胡顶萍.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和满意度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5):606-607.

[4]汪文娟.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6):4109-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