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心理护理干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罗芳,阳春艳(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为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6月-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医的45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做观察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为主,与此同时,选取同时间段院内收治的45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做参照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为主,两组主要对比SCL和DLQI评分,以凸显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价值。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CL和DLQI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中使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因患者长期、不规范使用外用激素所导致,该种疾病会引发皮肤破损、多形性变化、潮红、干燥、脱屑等症状,还会引发刺痛、灼烧感,且容易反复发生,不仅降低面部美观度,还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如,有资料显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点:外用激素抑制组织的增生、外用激素可能导致一些炎症因子的释放。在我院门诊治疗时,会使用常规护理引导患者正确用药、做好饮食禁忌等,但常规护理未能照顾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而心理护理能快速发现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针对性改善[1]。如,有资料显示,良好的积极情绪对身心疾病起着康复作用,心理护理注重维护患者的尊严,能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年龄、身体状态等,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达到让患者安心休养、配合治疗等目的。因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调查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12月在院门诊就医的45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做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院内收治的45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做参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0-67岁,均(45.12±6.03)岁。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8岁,均(45.39±5.82)岁。无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①为患者讲解疾病和药物知识,指导患者每日正确使用药物。②叮嘱患者严禁抓挠患处皮肤,减少患处皮肤遇水、过度干燥或破损概率。③叮嘱患者正确清洁皮肤,做好日常防护。同时,禁忌辛辣、油腻等食物,减少刺激皮肤的因素。④叮嘱患者每日多饮水,适当晒太阳、运动等,促进身体代谢,提高体质。

1.2.2观察组

常规护理+心理护理:①细心观察患者每次在门诊时的状态,利用心理学知识尽快找到令患者焦虑、恐惧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愿意信任护理人员。②根据患者的状态,适当增加疾病知识、诱因、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逐渐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能积极的对抗疾病,保持应有的信心。③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并配合心理测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④必要时为患者邀约心理学专业医师,使患者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更积极的生活。⑤病程心理护理:以心理测评结果为依据,采用指导、解释、鼓励、安抚等方式,普及知识,并安抚患者异常变化的情绪等。患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变化的关注,在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友好、亲切、耐心的态度、情绪及心理因素等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影响,尽可能将其焦虑、悲观、自卑和恐惧等消极情消除,减小其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并要求取得治愈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法,促进患者治疗自信心的提高,帮助其在治疗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从而获取理想治疗效果。⑥行为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不良行为对疾病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保证心情畅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并注意日常饮食习惯,鼓励、支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直到痊愈。⑦治疗后护理:严禁患者采用洗面奶等化妆品,洗脸时,尽量采用温水,同时将预防工作做好,尽可能的减少外出,夏季出门涂抹好防晒等,冬季佩戴口罩等,若皮肤出现瘙痒、潮红等症状,严禁抓挠。洗脸时,禁止采用热水,应用寒凉之物敷颜。禁止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由于疾病治疗时间长,疾病复发率高,容貌受到影响,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临床人员应加强对心理调节的关注,并设置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患者治疗自信心的提高,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告知患者保持身心放松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1周后的SCL(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主要评估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情绪,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独立完成,0-10分,分数越高表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和DLQI评分(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评估表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学习工作、社交等进行评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独立完成,0-10分,分数越高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录入SPSS19.0系统中处理。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1周后的SCL评分

护理前,SCL评分方面,观察组是(6.15±1.23)分,参照组是(6.57±1.46)分,两组未见明显差异(t=1.476;P=0.144);护理1周后,观察组是(4.02±0.38)分,参照组是(5.19±0.41)分观察组的SCL评分低于参照组,显示差异(t=14.040;P=0.00

2.2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1周后的DLQI评分

DLQI评分方面,护理前,观察组是(5.87±1.39)分,参照组是(5.94±1.62)分,两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t=0.220;P=0.826);护理1周后,观察组是(7.08±0.37)分,参照组是(6.95±0.54)分,观察组的DLQI评分高于参照组,有差异(t=3.382;P=0.001)。

3  讨论

目前,很多药店、药品广告都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了宣传,能凸显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但也为不规范使用该种激素类药物留下了隐患。我院门诊,会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并利用常规护理引导患者,能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程度,减少患者的迷茫感,但常规护理未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3]

所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更有帮助,心理护理是一项针对性强、专业度高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保持较稳定的情绪,并乐观、坚强的对抗疾病,还能深度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快速调整护理方案[4]。另外,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患者的生活习惯会发生较大变化,即使患者出院后也能保有较好的精神状态、社交功能,并按时到院复诊。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皮肤除了是机体的保护器官,同时也是表达恐惧、焦虑、愤怒、羞愧等情绪的器官,情绪处于紧张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机体部分物质,比如组织胺、儿茶酚胺及乙酰胆碱等大量释放,并作用在皮肤上,最终导致瘙痒症状[5]。因此,在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后,瘙痒症状则会加重,症状的加重,也会增加患者负面情绪,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除此之外,据有关资料显示,心理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体免疫系统,而且部分研究认为,心理因素与免疫力增强存在紧密联系,负面情绪的出现,极易降低自身免疫力,合理的心理护理可加快疾病康复速度,且具有复方预防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不仅伴有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生活质量降低显著,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6]。现阶段,临床上许多关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依然停留在药物方面,但是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而言,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患者,需要综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以患者经济状况、年龄等为依据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尽可能的将其精神分担消除,促进其治疗自信心的提高。

综上所述,推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程度,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和治疗,帮助其恢复内心的平静,更勇敢的对抗疾病,并健康、积极的生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明. 皮炎消颗粒联合西替利嗪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24):97-99.

[2]孟睿. LED红光照射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9):56-58.

[3]梁俊芳,王小莉,刘翠娟,班璐,纪春艳. 皮炎凉敷方结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21,42(01):71-74.
[4]董爱宁. 面部难辨认癣8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河北医科大学,2020.
[5]林新敏,温育利.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炎汤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8):100-102.
[6]张莲,唐承伟,张爱华,陆星宇,任雁威,杨雪. 126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0):1311-1313.

通讯作者简介:阳春艳(1993年-)汉族,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面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