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在PICC穿刺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在PICC穿刺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赵玉荣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52600

【摘要】目的 研究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在PICC穿刺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各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0例PICC穿刺置管病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并展开回顾性研究,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而超声组采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置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置管不良事件情况、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超声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比常规组更高(P<0.05);超声组置管不良事件例数比常规组更少(P<0.05);超声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  在为患者进行PICC穿刺时,选择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予以辅助能够进一步提高穿刺准确性,避免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实际的干预中借鉴。

关键词】胸壁超声心动图PICC穿刺尖端定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上腔静脉,并保证导管尖端定位在患者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当中。根据研究显示:PICC置管时尖端需位于上腔静脉的1/3位置到上腔静脉、右心房的连接位置之间[1]。当前我国主要是通过X线摄片的方式来确认导管尖端是否位于准确。但是在实际置管中,由于体表测量距离与实际长度一定程度的误差,而X线摄片确认也存在滞后性,所以无法保证一次性置管成功。这就需要其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置管。因此,本文将选择60例我院PICC穿刺置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在PICC穿刺尖端定位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各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0例PICC穿刺置管病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并展开回顾性研究,每组30例。一般资料:超声组男女比为14:16,年龄范围为35-80岁、年龄平均值为(57.41±22.21)岁。常规组男女比为15:15,年龄范围为35-80岁、年龄平均值为(57.52±22.34)岁。结果表明:P>0.05,允许予以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患者同意加入研究,签订知情协议书;研究内容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脏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合并血液系统感染;存在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所有操作均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

常规组置管:患者采用仰卧位,上臂外展与躯干成90°角,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内缘(在左侧置管同样量至右胸锁关节内缘),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隙的长度减去1-3cm为置管长度,利用赛丁格技术置入预测长度。置管后通过X线片进行确定位置。如未到达要求位置则根据X线片测量的距离调整导管长度并再次拍片确认。

超声组置管:患者采用体位及预测长度同常规组,利用赛丁格技术置入预测长度,将中低频率的的探头放置在患者胸壁上,常用的探头声窗有胸骨旁、剑突下、心尖部等,通过屏幕显示可以观察到患者右心房及上腔静脉下部、下腔静脉是否存在导管,以确保导管尖端位置良好。

1.3观察指标

收集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置管不良事件情况、满意度等数据。(1)置管不良事件包括:导管异位、尖端未到指定位置、非计划拔管等。(2)满意度:选择自制调查表测试数据,分数100分,数据整理为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选择率(%)评价计数数据,并通过数值x2分析。结果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比较

超声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100.00%(30例);常规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80.00%(24例)。超声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比常规组更高(x2:6.666;P:0.009)。

2.2患者置管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超声组置管不良事件例数比常规组更少(P<0.05)。见表1。

1 患者置管不良事件数据[n(%)]

组别

n

导管异位

尖端未到指定位置

非计划拔管

总发生率

超声组

30

0(0.00)

0(0.00)

1(3.33)

1(3.33)

常规组

30

2(6.67)

3(10.00)

2(6.67)

7(23.33)

x2

--

--

--

--

5.192

p

--

--

--

--

0.022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超声组满意度:96.67%(29例);其中十分满意例数:15例(50.00%)、一般满意例数:14例(46.67%)、不满意例数:1例(3.33%)。常规组满意度:73.33%(22例);其中十分满意例数:9例(30.00%)、一般满意例数:13例(43.33%)、不满意例数:8例(26.67%)。超声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x2:6.405;P:0.011)。

3讨论

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辅助,能够观察导管在心房内的具体位置。同时,超声检测过程中可以冻结图像并测量PICC头端至上腔静脉入口处的距离,测量长度更为精确直观,避免反复调整长度对血管造成刺激

[2]。此外,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节约时间,降低了延迟治疗发生的风险。而超声设备方便移动,可以实现床边操作,患者置管不需要移动体位,更适合危重患者。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一种十分常用的检测技术,在PICC置管过程中能够保证尖端位置的精确性,一次性置管到位率达100%,可减少护理操作者的置管时间和工作量,减轻患者不适感[3]。结合文中数据显示:超声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几率比常规组更高(P<0.05)。同时,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降低导管异位以及重新放置导管的分析。数据提示:超声组置管不良事件例数比常规组更少(P<0.05)。此外,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有效的明确导管尖端位置,在置管过程中实现实时定位,保证导管尖端进入指定位置,显著减少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其相关并发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数据提示:超声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予以PICC穿刺的过程中,运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技术辅助穿刺可以显著提升穿刺准确性,降低患者发生置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实际的干预中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宁,贺新建,李易明.超声心动图改善儿童PICC尖端右心异位的评估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5):592-596.

[2]陈晓春,陈赢赢,童燕芬,等.床旁超声心动图导管尖端定位在减少新生儿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23-127.

[3]袁丽,许容芳,罗艳,等.PICC置管中运用心脏超声技术定位导管头端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31):391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