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高血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如何防治高血压

郭影

涡阳县人民医院 安徽 涡阳233600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脑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中国高血压患者为2.7亿。

一、什么是高血压

2005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120mmHg,舒张压(低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其中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临床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大部分都需要终身治疗。有某种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5%-10%,其中许多可以经过特异性治疗或得根治,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通过手术治疗等可获痊愈。因此,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时,应尽可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注意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和遗漏隐性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约5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而另一些人会因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而前往医院就诊,测量血压时发现高血压。部分人由于无症状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检查时发现已存在心、脑、肾的损伤。有症状的高血压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乏力、心悸、心慌。逐渐发展会导致视力障碍、眼底充血、恶心呕吐、多尿、夜尿、甚至血尿、蛋白尿,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脑出血、心衰、肾衰、急性心肌梗死等。

三、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现有研究认为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大部分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包括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长期吸烟及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父母均患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高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均正常,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生率仅为3%。

2.膳食结构不均衡

   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成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有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g以上。

3.体重超重和肥胖

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BMI≥24kg/m²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具有两项及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BMI≥28kg/m²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上述疾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者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

4.吸烟、酗酒

烟雾中的CO等有害成分可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损伤动脉内膜,并可引起血管痉挛,直接或间接引起血压升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g酒精,约合360g啤酒,或100g葡萄酒,或30g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 mmHg与2.1 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其他因素还有:性别、年龄、工作压力过重、心理因素、情绪因素、高脂血症等。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以后则与男性无明显差别,甚至略高于男性。

  四、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策略 

基于疾病自然史的几个阶段以及疾病健康联系带的理论,危险因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临床症状的出现,都有一个时间过程。针对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将高血压的防御策略分为三级。

1.第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我们通过以上的措施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2.第二级预防  在高血压发生的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和进一步恶化。此阶段,高血压有可能逆转,恢复正常血压。

  3.第三级预防  随着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将造成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进一步造成各种并发症和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此阶段,主要是促进功能的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促使患者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和延长寿命。

五、高血压的治疗

1.药物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指出,降压治疗药物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即小剂量开始原则,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原则,联合应用药物原则及个体化原则。指南推荐的降压药包括一线降压药和二线降压药,具体如下:

(1)一线降压药: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各种普利类药物,如复方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沙坦类药物,如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ß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药物。

(2)二线降压药:包括α受体阻滞剂、中枢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可乐定、利血平等。

2.非药物治疗

(1)提倡健康饮食: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膳食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g,高血压患者应限制在5g以下。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的升压作用,因此,应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纠正过咸口味,可以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品,提高菜肴口味。减少酱油、味精等含盐高的调味剂用量。

2)采取总量控制,使用限盐勺子。

3)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或限盐酱油,少放味精。

4)少吃腌制食物、酱菜及其他过咸食物。

5)少吃零食,学会看食品标签,拒绝高盐食物。

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时尚。

(2)戒烟 、限制饮酒和戒酒  戒烟戒酒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段戒烟戒酒均能获益。烟草和酒精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不仅戒断困难,复发率也较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戒烟戒酒。

(3)增加身体活动 、控制体重 身体活动不足或静坐时间过长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活动量的增减应在医师评估、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强度、时间、频率、活动量应量力而行、逐渐达标。高血压患者的有氧运动宜每周5~7天,每次10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以中低强度为主。患者安静时血压超过180/110 mmHg应暂时禁止中高强度运动。高血压患者体重应控制在正常范围(18.5 kg/m²≤BMI≤24kg/m²),男性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5cm以内。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工作、学习中导致的长期紧张、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及生活不规律均较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高血压防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包括对自己血压监测的能力、对自己血压评估的能力、对降压药的作用及副作用的简单了解、患者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的提高、患者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技能、会选择健康合理的食物、能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自己能进行压力管理,了解寻求健康知识的正确途径和就医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雍开丽.防治高血压常见3误区[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07):54.

[2]王银.高血压治疗有哪些常见误区? 如何防治?[J]东方养生. 2022,(03):22-23.

[3]张仁.坚持自灸 防治高血压[J]家庭中医药. 2021,28(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