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地震灾害救援队医疗模块现状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重型地震灾害救援队医疗模块现状思考与建议

曾刚

3505001977****1517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为推进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的医疗模块建设,明确国际、国内的专业队现状,分析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就重型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的发展方向,从法律层面、政府层面、部门层面、单位层面、专业队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地震灾害 救援 重型医疗模块

进一步推进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的医疗模块建设,更加科学、高效、有序地调集地震灾害救援力量体系框架内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地震救援治疗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坚决扛起“国家队、主力军”的职责使命,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醒,随时做好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准备,全面提高专业队医疗模块遂行地震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组织指挥和灾害处置能力,科学高效地开展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行动。从探讨各层级专业队现状出发,明确推进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

1.0地震灾害处置救援专业队概述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主力军,承担着应对处置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地震灾害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如下图所示。

随着我国“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震灾害消防救援专业队伍必将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但当前地震灾害消防救援队伍在人员组成、知识结构、装备配备、骨干保留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特别是医疗模块,难以满足我国地震多、灾害重的实际需求。

1.1国际专业队

联合国为统筹、协调、规范国际救援行动,专门设立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筒称 INSARAG),对各国救援队伍开展分级测评(初测为IEC/复测为IER),通过测评的队伍将在联合国备案,受到国际认可,并发放 INSARAG徽章、RDC(接待和散离中心)、 OSCC(现场行动协调中心)、UCC(救援队伍协调中心)旗帜,可代表联合国开展国际救援行动。在我国,已有两支队伍通过IEC测评,为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简称 CISAR)和中国救援队(英文简称CSAR)。两支队伍均配置10人以上的医疗队员。

1.2国内专业队

目前,我国省级以上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超过85支、12000多人,各省(自治区)均建立了至少2支省级救援队伍,市县级救援队伍和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也得到迅速发展。福建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消防)于2017年3月通过了省级重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测评,被中国地震局正式授牌,具备了参与国际救援行动的资格。

2.0厦门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现状

2.1厦门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的基本构架

厦门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编成100人,初步具备搜索、营救、管理、后勤、医疗等5个方面能力要求。其中搜索模块15人、营救模块30人、管理指挥模块20、后勤保障模块25人,医疗模块10人。

2.2厦门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的基本组成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医疗编组成员,应包含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针对搜救犬还应配备兽医。当前医疗模块主要成员由本单位1名干部医生及9名消防员卫生员组成。

2.3医疗模块构成人员的能力

一是装备和人员配备同时在两个独立工作场地展开工作较为困难,2个工作场地的后勤和医疗保障独立支持能力不足。二是救治现场伤员和对队员提供医疗保障能力不足。三是灾害现场幸存者伤情复杂,生存空间和实施解救的工作空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模块还不具备对埋压伤者提供全程高级生命支持的能力。从现场到行动基地、医疗站以及全部医疗转送过程提供连续性治疗能力不足。

2.4医疗器械及医疗模块的储备情况

当前药品器械储备品种及数量仅能保障日常,常规医疗卫生防疫使用,储备较少。

3.0专业队医疗模块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3.1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当前无相关政策法规支撑专业队医疗模块建设中,关于选调地方专业医疗人员参与地震及建筑坍塌等事故处置救援及训练演练等的相关规定。

3.2专业医疗人员配备不足

厦门市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现配备执业医师1名,专职卫生员2名,临时可抽调卫生员7名,随队医疗保障力量薄弱,行动组织效率低,人员专业能力素质无法快速高效地应对地震及建筑坍塌等突发事故灾害处置救援任务。法律上应有相应法规保障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专业队伍随队医疗力量,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各地方医疗卫生机构选调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开展与救援相关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

3.3医疗物资储备不足

厦门市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根据建设标准应配备医疗器械类36项(包含血气仪、除颤仪、监护仪及外科器械等),急救药品类38项(包含消炎药、升压药、强心剂等),共计六千余件套。当前药品器械储备严重不足,品种单一,无法满足突发灾害的医疗保障物资需求。

4.0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发展建议

4.1法律层面

在我国,根据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2012年修订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可以归纳出我国震后应急救援主要有事前的预案制定,事中的灾情信息收集、现场指挥决策、抢险救援行动和后续的灾后恢复重建等任务。为应对在厦门市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度为指导,建立地震灾情信息处置管理制度。因此,应配套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地方专业医疗人员参与到地震及建筑坍塌等事故处置救援及训练演练工作中,力求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4.2政府层面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等政策规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共同组建。专业医疗人员参与地震及建筑坍塌等事故处置救援及训练演练工作期间,应根据任务情况给予相应补助、并为其购买人身伤害意外保险,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对在救援工作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也应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给予表彰和奖励。

4.3部门层面

建立良好的地震医疗救援体系不仅能提升地震医疗救援能力,也能协调好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最终真正做到提升地震救援效率,挽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害发生之前做到完备的建设性预案、有针对性的救治演练和系统培训等,能够大大提高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的效率。在地震后早期的黄金救治时期,有医疗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区域性医疗协作,即使因地震摧毁了大部分公共设施,也能够发挥早期救治的最大效率。

4.4单位层面

现阶段确定地震灾害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尤为重要,主要完善定点救治医院运行机制、人员调用、医疗物资预储备及转运机制的运行。应争取相应政策保障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专业队伍医疗模块的药品器械补给,建议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联合经贸、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制订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应有专人管理,科学高效。卫生行政部门要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本地区的战略性医疗救援基地建设工作,规划建设应对地震的战略性医疗救援基地与专科医疗救治基地。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本单位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根据本地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储备充足的医疗应急物资。

4.5专业队层面

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医疗模块应常备医护人员,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采取合理轮值、灵活编组,加强对任务强度和环境复杂性的预测,增强团队合作,根据可能面临的突发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业务能力素质和自我保障能力等措施,增强适应性。

总之,专业医疗人员参与地震及建筑坍塌等事故处置救援这项工作还需要得到各级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具备相应能力的医疗模块,重型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才能够真正具备救援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