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探索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杨美玲

广西农垦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530001

摘要:党支部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加强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党支部工作是否到位,是衡量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每个支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切实强根铸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基层 党支部 建设 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要求,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要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要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党支部”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领会党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深刻理解开展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严格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

一、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支部党建工作自我管理比较放松。一些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跟不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不够,基础工作开展不扎实、不到位。对支部规范化程度较差,可有可无、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的现象还存在,甚至有些支部还弄不清楚标准化规范化到底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比如,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工作职权不清晰,党员大会、支委会讨论决策的内容没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三会一课”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些党支部仍然把组织生活简单等同于“读书念报式”的政治学习、“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等。对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月度重点计划下达不及时、不合实际,对党支部工作计划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没有监督检查到位,支部工作考核形同虚设。

(二)基层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不完善。有的支部对重大事项把关不够、参与单位建设和基层治理不深,支委会、党员大会的议事决策界面不清。一些亏损老旧企事业单位,因人才储备不足,党支部书记设置无法做到“党政一肩挑”,党员行政负责人也没有完全进入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没有真正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单位党建业务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室对基层党支部班子的设置重视不到位,指导党支部梳理制定议事决策事项清单不够,导致基层党支部对决策事项的重视仍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实际开展民主集中制决策实施把握落实不到位。

(三)基层党务干部专业能力不足。有的基层党支部对党务干部人才培养规划不足,党务人员新老交替频繁,能力素质跟不上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年轻党务人员经验历练不足、积累沉淀较少,部分党务干部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不足,对党中央的新思想新论述新要求掌握不深学习不透。同时,党务干部晋升渠道窄,综合能力强的党务人员不愿意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出现党务人员流动性大,党务后备干部培养不足,使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断崖式”下滑;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干劲不足、状态不佳,把党务岗位当做养老岗位,对党支部工作思考谋划不多;有的基层党务人员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老套落伍,个别党支部书记与党员群众有隔阂、有距离。专业部门在组织党务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时,往往以照搬照读标准规定为主,未能结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培训,导致党务干部培训的效果不佳,对实际工作指导性不足。

(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不够突出。有的党支部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有力,在员工的思想上、精神上教育引导不够,抓早抓小意识还不够强,特别是对“八小时之外”的教育、监督管理存在缺位。有的党支部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成效不平衡。融合的结合点和落脚点找得不够精准,破解新形势下党建融合难点堵点的方法不多,专业领域深度融合思路不够开阔,融合举措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党支部带领攻坚克难成效不明显。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政治觉悟不够,在工作中作风不够严细实,最终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模范作用表现不突出。部分党支部实实在在为党员服务的工作不多、关心关爱不够、要求的标准不高、评价不到位等等,客观上造成对党员的疏于教育,这严重影响到群众对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二、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党支部建设的基础。组织基层党支部认真抓好党中央印发的支部工作条例、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把规定动作做扎实、做到位。在组织设置上,要应设尽设,全面覆盖生产经营单元,消除无党员部门、班组,确保生产经营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在工作机制上,做到职权清晰,支部党员大会抓议事决策、支部委员会抓日常工作领导、党小组抓落实,推动党支部有序有力有效运转。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专业党支部的建设规律,做到既要有一致的目标,也不能不考虑主营业务简单一刀切制定统一量化指标。对于后进党支部、软弱涣散党支部,集中整顿帮扶,推动晋级。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先进带后进,不断提高支部建设整体水平。

加强党支部的绩效考核,落实支部工作经常性督查指导通报机制,充分用好“党建工作现场会+机动式检查+月度考核通报”,以及年度“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党建责任制考核”,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

(二)提升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切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党支部要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决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落地,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到基层组织。借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对基层支部书记“党政一肩挑”应设尽设,对符合条件的党员行政负责人选入支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专职党支部副书记或专兼职党务人员。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均应由支委会、党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领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好工作,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推进党领导的企业基层治理更加系统完备,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提升党支部党务干部素质能力认真收集每月上级下发的最新党建工作文件精神以及新的党建制度流程,还有党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在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务干部业务培训。培训采取支部书记轮流主持的方式,切实调动各支部书记主动带头学业务、抓业务作用。同时培训选取一两个日常开展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促进支部工作相互规范。组织开展党务干部每月一考和业务知识竞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组建党务干部检查小组,选派各支部党务干部轮流进行相互间的交叉检查,提升相互间的交流和发现问题能力。

(四)提升基层党支部深度融合中心工作的成效。定期发布党建工作计划,督促各党支部将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分析党支部党建工作差距,深入开展“一帮一联一带”,全面推进“一党委一标杆”建设。结合生产经营业务指标,组织各党支部开展深度融合“一库一榜”考核工作,定期跟进各党支部指标库完成情况。利用季度党建对标检查工作及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先锋榜等评比,促进党支部工作的提升。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红色网格”活动,深化“双星联创”,做活“书记项目”,充分调动支部党员员工工作积极性、执行力,激活基层党支部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