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赵卉卉

湖北瑞津项目咨询有限公司,434007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行业作为关系我国国际民生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获得经济效益的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此外,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还会为工程造价带来很多麻烦,进而就会影响相关建筑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如何避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当前建筑行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就针对建筑材料价格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建筑工程;工程造价

1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的特点和风险表现

1.1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的特点

(1)不平衡性。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地理类型的不同,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人们的消费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材料价格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建筑材料,在内陆与沿海城市,以及在北部和南部城市,价格也是不同的。这种地区差异的形成,导致了建筑材料价格的不平衡。(2)不可预测和突变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和挑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吸引着大型建筑企业在我国争夺市场份额。这种变化源于国内建材市场和国际环境的双重影响,使得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变性。

1.2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表现

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目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建设材料报价风险。材料报价是估算建筑材料价格的第一步,但目前部分材料投标人没有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对建筑材料价格进行分析。建材报价偏低,影响了对建材实际价格的估计。第二,供需关系导致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价格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材料料的价格也会受到市场中建筑材料供求关系的影响。通常在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会出现供不应求,导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第三,业主需求的变化导致了建筑材料变化的风险。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有时会临时变更设计图纸,建筑材料也随着变化,这导致了建筑材料价格估算的相应变化,影响了原有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提高整体造价

材料是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材料所呈现的波动情况就会影响最终的造价,必须要对影响进行思考。价格波动会对整体材料价格造成上涨或者是下跌的影响,根据当前建筑材料体现的价格变化趋势,本文主要是思考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起到的多种影响。首先,建筑材料出现波动情况会提高整体造价。对工程造价进行内容分析和控制环节的思考,可以发现采购材料所花费的费用占整体造价的比重十分大,通常会占据60个百分点。如果工程建设有装饰的要求,建筑材料所花费的费用更多,影响最终建筑施工的造价。在其他市场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材料价格出现上涨情况,必然会增加整体建筑施工的成本,所以需对材料价格开展深度的思考。

2.2增加承包商的经营风险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知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思考,探究这些因素对整体施工造成的影响。建筑材料出现波动情况不仅会提高整体造价,延长工期并影响整体建设质量,同时也会增加承包商的经营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双方会签订固定单价或者是固定总价的施工合同,让工程造价出现一次定型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对工程造价开展科学的调整,如果建筑材料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在已签订合同的法律约束下上涨部分的费用则应该要让承包商去承担。基于这样的合同风险,承包商在工程建设期间会承担较大的运营风险,甚至会让承包商出现亏损的承包问题,严重的话会让工程停工。所以,应该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科学减少价格波动对承包商造成的风险。

2.3延长工期并影响整体建设质量

本文认为建筑材料的种类比较多,如果材料出现价格波动,那么会对整体工程造价起到明显影响,也会对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收益造成影响。这是因为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会做出相关的预算,然后根据预算采购相关的材料以及设备,施工体现出明显的计划性。但是,如果材料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那么就会对预算造成影响,会增加在材料采购上的支出,影响整体预算的精准性。材料价格出现上涨的情况,那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建筑企业无法进行资金的周转,那么会通过材料成本进行控制的方式保障施工进度,就会采购一些质量比较差但是价格较低的建筑材料,或者是出现偷工减料的施工行为。这样不仅会出现工期延长的问题,也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必须要对该现象进行思考。

3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变动后影响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在项目实施期间的强化管理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材料价格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编制不同时期的预算估计数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应对价格的波动,成本差异准备金费用不包括在预算估算的编制中,这使得承包商或工程单位面临风险。因此,成本差异准备金应计入预算估算的编制中,以应对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生产经营者可以处理套期对冲业务可以有效避免,转移或传播价格风险。

3.2合同条款的合理建设和订立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具有周期长,工程类复杂等特点,以建筑工程合同的履约周期比较长,就会导致承包商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变动随时增大。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和避免材料上涨导致的合同纠纷,就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化建设和设置。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施工规模、施工时间来进行造价定制,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造价规模相对比较大,价值周期比较长,就会使得建筑工程的固定总价和合同会对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风险。这种风险将会伴随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和落实。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业主和承包商合同签订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责权的划分,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避免因价格上涨导致的预算费用不合理的问题。

3.3价格信息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材料价格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充分调查建筑市场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及时在线更新主要建材的价格变化,并随着数据库的不断丰富,我们可以预测价格趋势。为承包商或工程单位提供参考。建立一个建筑材料的信息收集,存储和分配组织。通过政府的力量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改变单一信息来源的现象,并在上网的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和短信使建筑价格信息及时传播有关工程人员。

3.4完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价格控制体系

建筑工程承包单位通常主要材料成本约占材料总成本的68%,而其他二次材料和旋转材料约占材料总成本的32%。因此,施工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成本比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大量物料,可以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这种方法更加公开公正,因此很容易保证物料的质量和价格;对于一些价格不高,而且对于少量材料的数量,我们可以使用价格比较和购买的方法。从满足采购条件的众多制造商,我们可以选择两个或更多供应商进行查询,然后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最高的综合评估制造商。作为材料供应商;对于常见且价值低的材料,它们适合购买询价,制造商直接报价或业主直接定价。施工企业可以使用网络和电话。网站报价和其他方法获取更多的价格信息,材料的价格,以充分了解和掌握。

4结语

建筑物资价格的波动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积极控制和管理建筑物资价格。把握实际市场变化的因素,分析建筑物资市场的供求状况,合理估计建筑物资价格,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章尧松.顾菊梅.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20(A11):92-92.

[2]刘芳.经济分析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6):250-251

[3]王剑锋.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