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谈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

王威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8

摘 要:地质自然环境是地理环境的关键构成部分,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我国是地质灾害高发的国家,因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降低各种各样地质灾害风险性尤为重要。文章内容首先阐述了地质自然环境和地质灾害,随后论述了自然环境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最终提到了具体的地质灾害预防对策。

关键词: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 自然环境

1 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含义

1.1 地质环境问题的含义

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由地质作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一类问题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较大的危害,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质问题是由地壳和地层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包括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和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其中地质作用的驱动力则来自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两者综合的作用。正是由于地质作用的存在,从而引发地质现象及其持续的时间过程,这些地质现象的产生又将影响自然环境中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或者个体,对其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出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现象,即为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问题分类较为多样性,按照地质作用类型可以分为原生地质问题和次生地质问题。顾名思义,原生地质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引起的,受到强烈的地质作用,如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包括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等。次生地质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或诱发的地质现象及其他地质作用产生不利于人的地质现象和过程,如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按照地质作用的动力学形式可以分为突发性地质环境问题和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突发性地质环境问题即是地质灾害,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地质环境系统以渐进方式失稳而伴生的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海平面升高等。

1.2 目前我国地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环境对我国的影响很大,我国目前面临很多环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淡水资源危机、荒漠化的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问题、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等。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严峻,它首先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也会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再次也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质环境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曾表示,在近几年虽然各级国土资源部对地震所进行的金融投资正在逐步提升,努力消除更多的地震危险点,可是因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灾害风险点数量并没有下降仍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2 环境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和自然灾害中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下列2个內容可以了解:

2.1崩塌的缘故

崩塌主要出现在比较险峻、切割比较严重的地势上,有悬崖峭壁、软岩地质构造砂岩岩石层或缝隙带,崩塌的最直接原因是常常受到地震危害,或者是地域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设计。通常崩塌发生在城市道路两边,产生很多的经济损失。因而,人们需要对非常容易崩塌的地域采用严苛的保障措施,建设很多基本的防崩塌房屋建筑、防崩塌阻拦房屋建筑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的损害。

2.2泥石流形成原因

泥石流边沿的部分可靠性是由于重力作用的功效,非常容易产生碎屑岩石滑动,顺着一个或好几个开裂滑动到全部滑动面的过程,最后产生人们所说的泥石流。泥石流的化学物质来源于断层明显的结构和地震带当中。再加上柔弱层或有很多断层的硬岩,这些是造成滑塌的首要要素,盗伐等不合理的综合利用使山林大幅度降低,造成明显的土壤侵蚀状况,这也是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因而,人们务必更改不合理的开发方法,坚持不懈地协调发展的核心理念、做好对植物群落范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防范的措施

地质灾害预防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包含监测预警信息、地质灾害调研点评、防止出让和整治、科学技术性科学研究适用、紧急服务体系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体系包含行政部门和施工部门俩个层面,同样也是灾难防灾减灾实际效果突显的主要方式。假如地质灾害监测警报系统运作优良,可以在地质环境标准产生变化时做到立即捕获征兆数据的实际效果,并应对不一样目标传出防灾减灾宣传的警示信息内容,为地质灾害风险规避管理决策和应急处理给予根据。

执行地质灾害调研点评工程项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建地质灾害调研和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目标是精确地查清地质灾害中的地质环境标准,评定危险因素,标明地质灾害危险地带,明确地质灾害危险因素,执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有效开发设计和运用地质环境,为防止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给予根据,提供管理决策的管理方法。

3.1地质灾害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资金安全,因而人们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整治和防范工作。首先,要逐步完善有关法纪和组织建设,大力搞好对各种各样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第二,要开拓创新,持续维持对地质灾害的预警信号和防止工作。另外,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持续构建和改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最终,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对各种各样地质灾害开展精确预报,尽最大的努力降低伤亡和经济损失。我们要把采用的各种各样地质灾害保障措施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联络起來,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功效。总而言之,需要对地质灾害高发地域事先制订科学、经济、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止准备和对策,才可以在灾难产生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人们的生命和资金安全。

3.2进行地质灾害及预防科学服务支持科学研究,研究重要地质灾害转化成的内部体制、形成原因方式及典型性地质环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监测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标准规范、仿真模拟和应急反应科学研究操作系统的创建。

3.3以目前科学技术为基本的整合资源融合,依据突发性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要素,逐渐构建融入公共事业管理要求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服务支持。技术设备系统应该应用技术系统,信息内容应用系统服务平台,高效率且井然有序,科学地搞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服务项目。

3.4早期管理方法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要依据地质灾害调研监测結果,确定伤害比较严重、危险因素大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通过地质环境调研点评,采用工程项目管理或早期避灾对策,清除地质灾害风险。当标准具有时,整治工程项目可以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安排或抗灾救灾的土地资源开展充分考虑,以完成防灾减灾宣传和土壤资源再开发设计的多重目的。

3.5我国是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已早已成为了具备社会属性的问题,不仅可以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资金安全,并且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产生比较严重的阻碍。因而,第一步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中间的联络,随后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预防对策,尽量避免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害和损失。

4.结束语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联系密切,治理地质灾害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下去,注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造福我们的后代。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ISTICPKUCSSCI2011年6期.

[2]鲁光银,韩旭里,朱自强,许和言,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划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EIPKU2005年5期.

[3]李晓红,梁峰,卢义玉,康勇,付彩霞,何正,渗流引起的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以环山坪大跨度隧道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ISTICEIPKU2007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