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控制分析

杨茂

广州市品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从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的总体角度出发,除了建设质量、建设工期等要点,建设成本的控制也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房地产进入黑铁时代,项目成本管控极为重要。本文分别从提升成本控制意识;设计方案必选及设备选型;遵照目标成本开展采购工作;深入调查采购市场,集中开展采购工作;提升设备采购预算计算精准度;设备运营及维修成本等方面分别论述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的控制要点,以期进一步节省工程全过程开发及运行成本。

关键词: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控制

引言: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程设备的采购工作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管理对象。而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的控制更是直接关乎建筑项目总体盈利情况。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工作,实现项目施工总成本的降低,增加项目利润,在保证收入的基础上将工程的质量与完成工期控制在最佳水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高效地保质完成。

一、提升成本控制意识

要想对工程设备全过程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首先要充分提升工程设备采购者的成本控制意识。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正视工程设备采购成本在工程施工总体工作内容中的地位,并积极树立成本领先的成本管理理念,摒弃将生产与产值作为工程建设开展的唯一追求的理念误区。

工程建设单位中参与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参与工程设备采购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将节约可持续的理念根植于工作开展过程中,在充分满足项目工程基本施工要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更为经济勤俭的项目设计方案,并在综合考虑其实用性与节能性之后,对具体设计方案展开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基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为工作前提,督促施工团队尽量减少钢材、水泥砼、沥青等重污染、高能耗的设备材料以及项目中需要用到的能源性资源,如水、电等建筑原料的使用,转而将目光投向能够发挥同等工程效用的环保型设备或建材。在工程质量的可行范围内控制生产成本,节约项目的经济支出。

此外,在项目工程建设开展的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可以专门成立物资与设备使用监督小组,对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予以监督,一旦发现任何方面的浪费情况,就应该对这类事件追根溯源,对相关责任人展开批评与教育。设备采购成本控制部门还应该联合施工团队定期组织召开以节约和科学利用资源等理念为主题的会议,敦促施工团队提升设备使用者与一线施工人员的节约环保意识,并且在会议上对工程开展过程中各方面的成本节约先进举措进行表彰与推广。这样才能充分提升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确保其掌握相关工作技巧。

二、设计方案必选及设备选型

开展工程设备选型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工程开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条件,包括总体工程量、工程概况、工期的具体安排与规划、未来施工期间的天气状况,施工类型以及各方面资源使用规划、安全设施(包括防雷雨、台风等自然灾害)考虑等内容综合考虑施工设备的选型。并结合项目开展的经费预期,对设备购入的成本展开规划。

首先,要保证设备的主要功能可以充分适应保证施工对象的需求以及施工环境的条件,在考察过施工现场的环境与施工对象的需求后,再对设备的功率配置情况、动力方式、行走方式、控制方式、工作装置和工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性能要求、防护措施等方面的适应性和使用要素等内容进行逐一考虑。

其次,应该充分考虑在现有的施工条件下,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是否能发挥较为先进的技术性,操作手法是否灵活安全等,同时还要考虑到设备的维修保养难度。此外还要对设备的型号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选择的设备应该尽量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并且还要着重考虑设备的购买与运作的经济成本。在设备选型时应尽力做到组合机械种类尽可能的少,力求使各机械效率尽可能的一致或接近。

、遵照目标预算计划成本性开展采购工作

在设备采购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做出的采购预算是采购工作的重要开展依据,所以要想实现对工程设备全过程的采购成本展开合理的控制,就要求工程建设单位的采购团队充分重视预算的重要性,将预算文件作为开展采购工作的重要开展参照,有计划地开展工程设备的采购工作。在签订承包合同以后,就要着手制定项目预算计划。而预算制定应基于本次项目的投标价格、本次项目的设计图纸、项目承包方的利润指标等内容对项目的标后预算展开整合与编制。编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预计收入总数、预计投入总成本、与预计利润总值等内容。编制计划制定结束后,工程建设单位就应该以这一编制内容作为参考,并综合考虑合作方工程工程建设单位的现有库存情况、本次工程项目开展的预计用料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本次工程开展设备采购计划进行制定,项目设备采购总计划制定参考如图1所示。这一计划内容在本项目的负责人签署许可下,才可以生效使用而负责本次项目的设备采购小组在实际开展采购工作时,就要严格遵守这一计划中的要求,展开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QQ图片20221018122423.jpgQQ图片20221018122423

图 1 项目设备采购总计划制定参考因素

与此同时工程建设单位还应该积极参与采购工作的预算,对项目的投入资金展开理性规划。这项工作的开展出发点也是为了对采购所要花费的成本展开预测估计。借助这项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实现项目采购资金的科学分配,并且对项目资金总体投入标准的制定,这一标准的构建可以将资金的使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有权对项目设备采购管理工作中涵盖的资源进行调配。借助标准的构建与预算内容的制定,就能够充分提升项目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起到节约投入成本的作用。而受到这一标准的限制,参与实际采购的工作人员在对采购成本进行估算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基于这种必然情况,就要求负责采买的工作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开展的后期对具体工作内容展开调整,这样才能确保将工程建设单位投入的项目采购成本控制在前文提到的“标准”之内。另外,为了能对采购工作开展过程中花费的采购成本与计划预算内容之间的偏差展开缩减以及修正,要及时生成且滚动重复的采购成本报告,并针对其报告内容建立预警机制。立足于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规格等,尽量在每台单体设备准确地将预算划分,并制定最终的资金使用标准[1]

、深入调查采购市场,集中开展采购工作

在实施采购之前,为了确保本次采购工作能够严格控制付出成本,应该提前对设备市场展开深入的调研。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市场才是一切工作开展的主导性因素,所以要充分了解设备市场的实时行情,并对市场具体情况进行熟悉,积极利用市场的外部环境。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先对设备采购计划进行细致研读,明确本次工程开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再放眼市场,对需要采购对象的市场价格与供需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掌握,积极适应本次项目的需求。必要情况下还要在市场信息体系构建的基础之上,对设备购买方面相关的国际贸易与商务资讯展开整合与分析。充分把握采购市场的整体环境,才能在正式展开采购工作的时候赢得价格优势,进而为工程建设单位争取到更多的成本利益。在确保购入设备质量的同时,获得最优性价比。

时至今日,我国开展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已经十分显著,而许多落后的产能也逐渐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合格率较高、综合质量较好的设备供应商。而此类供应商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为项目设备的需求方营造了极大的选择空间。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与具体项目之间的协同性。在设备的采购工作开展前统计好本次工程中的设备计划用量,并采用集中统一采购的方式对购入设备的总数进行整合,利用提升采购总量的方式提升设备采购方对供应商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降低采购单价[2]

工程建设单位首先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招标采购系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开展投标、评标和定标等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竞标工作的质量,还能为工程建设单位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在对设备供应商的选择方面,自然是优先选择质量优秀,价格经济的供应商展开合作。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设备供应商的选择:第一,应该合理控制供应商的个数,一旦数量过多,就会导致在某一方供应商购入的设备数量难以达到优惠标准,降低采购的优惠力度,也就没能很好地控制设备的购入成本。而供应商数量较少又会导致在设备的采购工作开展时会受制于人,缺乏选择权衡的空间,还有可能会面临供应商的涨价。所以一般将设备供应商的个数控制在四家左右。第二,不应该将招商的形式仅限于前文提到的公开性竞标,而是应该做到机动灵活,根据需要购入的设备类型与具体数量,灵活选择设备供应商,可以基于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议价采购等方式,为供应商制造竞争市场,并利用其竞争行为获取较为实惠的设备采购价格[3]。第三,在设备采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切记做好采购价格与数量等详细采购信息的保密性工作,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各供应商之间进行串标操作,影响设备购买的实际价格。

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在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后选择设备供应商,并且可以与各方面综合素质及信用历史等较为良好的设备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以实现双赢。此外,工程建设单位与负责设备的购买部门也应该定期组织对负责工程物资与设备等内容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其专业技术与水平与专业知识两方面都要不断提升,并且还要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累计工作经验,对过往的工作经历进行定期的总结与反思,提升相关采购人员对市场价格浮动趋势的判断能力。相关管理部门的总负责人应该定期举行建材市场价格分析专题会议,对一段时间内的建材市场供求情况、价格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要素带领团队进行统一的分析。在价格较低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囤货,而在市价较高的时候可以错峰购买,以实现对购买成本的控制。

、提升设备采购预算计算精准度

想要达到对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就应该对设备采购预算的成本进行精准的核算。借助核算出的结果,工程建设单位才能实现对项目的实际采购成本进行精准的把控。而项目需要建立的基本物资设备成本管理台账主要包括:采购计划和实际执行管理台账、采购合同和实际执行管理台账、物资设备收发存管理台账、采购结算管理台账,采购付款欠款台账

[4]等内容。

而要想实现对物资设备的精准管理,就应该对设备管理高效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及时的升级和更新。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开展与专业的管理软件密不可分,特定的工程项目应该配备与之对应的项目设备管理系统,而设备的总体管理框架应该包括对本次工程的计划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设备等方面的结算性管理与设备供应商的欠款管理等内容。要想满足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庞大的数据统计工作与计算量,只有将大数据智能化程序应用于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之中。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各方面复杂数据的统计与计算,还能做到各方面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确保其时效性。

六、设备运营及维修成本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对施工的设备进行选定。并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营与维修成本进行控制。这一工作内容能够对施工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为工程建设中的各方都营造出更多合理的利润空间。机械设备的运营成本内容主要由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设备的消耗数量、运行磨损、运行能源支撑成本、维修与保养成本以及设备购入的总价格共同组成。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规范设备的操作手法以合理延长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约工程的资金投入总量。要实时监督工程建设的进度,以确保对各类设备资源的科学分配,避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浪费与设备折旧磨损。

针对已经购入但是近期不会被使用的设备可以将其租赁以提升设备的使用价值,也能为设备所有方创造一定的收入。设备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责任,定期对使用中以及闲置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维修保养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设备的使用率。

结束语:工程设备全过程采购工作的成本控制是工程管理项目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设备采购工作是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与圆满完成的重要前提,而对设备采购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可以为工程建设单位节约建设的投入总量,所以在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做好对设备采购成本的控制工作,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佩柔.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4):82-84.

[2]李睿.设备材料采购与工程造价控制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5):41.

[3]李长义.工程项目物资设备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分析和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7):154-155.

[4]杜斌.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