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关键点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关键点探析

曾垂彬

广东逸华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正在向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基坑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受工程建设方的重视。基坑工程监测工作能够了解工程周围的环境安全状况,为工程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工程项目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准。特别是近年以来城市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集中在密集区,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安全状况无法保证,开展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内容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详细分析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特点、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以及监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点。

关键词:基坑工程;项目管理;监测;质量

引言: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是指在开挖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手段、运用科技与设备对工程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监测,包括土体的位移、道路的沉降、建筑物的位移、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等。通过开展项目监测与管理工作,能够准确把握项目工程的实时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工程建设效率。后续工程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依赖于基坑工程的质量,现阶段建筑方正大力研究如何提升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监测工作实时变化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由于整个过程中监测数据保持动态变化,故监测工作也呈现出实时变化的特点,以不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变化作为工作的原则与依据[1]。特别是在基坑工程施工建设的关键时期,每天要开展多次监测工作,直至周围环境相对稳定之后,方可停止数据监测工作。

(二)监测精准度要求高

基坑工程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复杂和特殊,观测点位移变化情况受施工环境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移变化数值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要保证高监测精准度。普通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基坑工程监测管理工作需要,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保证监测工作的效率。

(三)监测等位移变化量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并不是盲目开展的,通常只需要对相对位移变化量进行监测即可。普通的工程测量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大,而基坑工程测量工作只需要对已知坐标点的位移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为方便监测工作的开展,通常会设定独立的系统与坐标,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检测已知坐标点相较于变化前的位移变化状况,提高精确度。

二、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点

(一)落实分层管理制度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现场的管理人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现场执行人员、第二层为中间管理人员、第三层为管理指挥人员。落实分层管理制度是保证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之一,结合不同层次人员工作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方式[2]。第一层的人员包括建设部门、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各个部门之间要做到工作协调与配合,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层的人员主要负责对现场执行各部门、各人员进行监管,包括监管其行为、工作态度与工程质量,落实管理内容。第三层的人员则对整个基坑工程项目负责,定期对工程管理现场进行检查、根据中间管理层提供的数据与资料调整管理方案,优化工作。

(二)明确主体细分责任

考虑到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涉及众多部门的现实问题,为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明确个主体的职责,将管理内容进行细分,确保监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明确主体细分责任是保证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之一。首先,施工部门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开展一系列施工工作,以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作为一切施工工作的依据。其次,监管部门的工作任务是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监测管理工作主负责人需要将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传达至每个部门,保证工程质量。

(三)开展数据追踪监测

由于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多变,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展开对现场变形数据、受力情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将数据变化情况汇报至上级部门,开展数据追踪监测是保证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之一。这项工作除了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投入关注之外,还需要各参建方主体高度重视,结合数据变化情况一同商议应对措施,保证周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3]

三、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

(一)地墙墙侧土测量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地墙内外压力失衡的情况,开展针对地墙墙侧土测量工作的目的是防范地墙内外压力失衡的情况。通常采用土压力计测量频率,结合标定的频率数值得出土压力值。关键点在于将土压力计缝在帆布挂帘上,将挂帘与钢筋笼固定于一起后将其一同吊入槽内。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受压力作用,土压力计将会与土层表面紧密贴合,达到监测效果。

(二)围护墙体位移测量

测量围护墙体侧向位移情况是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点在于埋入测斜管,测斜管的长度需要与墙体高度保持一致、直径在七十毫米左右为佳,并通过导槽控制监测的方位

[4]。在检测过程中,测斜设备会在导槽的作用下缓慢到达钻孔底部位置,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测量对应位置和对应方向的位移情况。与此同时,在光学仪器的辅助作用下,还可以测量深度侧位的位移量。

(三)土体位移测量

土体位移测量的测量原理与围护墙体侧向位移原理基本相同,同样需要埋入测斜管。测斜管的长度参考墙体的深度设置,长度最多超出墙体五米,测斜管的管径同样在七十毫米左右,测斜管的监测内容是地墙底部的变形情况。整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下管后要对测斜管进行填充,避免地表水的渗入,以保障监测工作的正常展开。

(四)钢筋应力测量

考虑到部分基坑工程深度较深,为保证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稳定,需要设置钢筋应力计对地墙内力情况进行监测。钢筋应力测量的关键点在于将钢筋应力计与墙体主筋焊接于一起,而这一步骤应当在地墙钢筋放入基槽前完成,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对工作产生影响。

(五)混凝土应力测量

监测混凝土应力的目的在于判断是否与钢筋受力状况相协调,其关键点在于将混凝土应力计与深度处的墙体安装于一起,将导线引出地面,这项工作与钢筋应力测量工作原理基本一致[5]。结合频率计监测频率变化情况,与出厂时的标定相对比之后,推算得出混凝土应力。

(六)围护结构顶部水平测量

维护结构顶部水平的测量需要提前进行埋设,需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将基坑四周围护结构的顶部设置,提前打孔后将检测标识放入孔内并使用专用剂进行填充。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后,在清晰的目标成像条价下,方可开展观测活动。

(七)地下水测量

对基坑地下水位进行测量,目的是为了保证地下水不会对基坑开挖工作造成影响,避免地下水渗入坑内,为基坑施工创造一个干燥的环境,预防边坡稳定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一般使用井水位电测绳观测降水井水水位的测量方法,将基坑地下水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结束语:

综合分析以上论述内容可以得出,基坑工程应用广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不仅关乎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更关乎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开展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管理工作已经比较普遍。经实践检验,开展对基坑工程的监测与项目管理,能够为建筑方提供建筑变形趋势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后避免发生更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还将不断优化和发展,工作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管理经验与技巧、运用最先进的监测技术,全面保障基坑工程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汉良, 刘阳.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22, 19(5):3.

[2] 夏则爱. 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实施过程风险管控与技术措施[J]. 建筑施工, 2021, 43(6):4.

[3] 钱滔, 陶铸, 金韵哲,等. SMW工法+支撑体系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J]. 江苏建筑, 2020(4):3.

[4] 逯焕波, 陈昌师, 刘俊生. 自动化监测在城市深大基坑监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8):2.

[5] 杨幼江, 程乐华, 席明军,等. 大型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与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J]. 土工基础, 2022, 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