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电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探讨

康敏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4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大,不管是工业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构建先进的安全文化体系就成为新时代电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文章对电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2021年公布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建立安全文化被不少公司企业视为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各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亦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引导、鼓励企业建立安全文化。对此,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掀起了安全文化建设热潮,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集中上马。因此,研究电力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现状

电力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系统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结合收集的资料及各项数据及调研过程,对照《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及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电力公司安全文化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安全是文化”的思路未能实现普遍共识,安全文化的氛围尚未成体系,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两张皮”现象,安全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直接表现在公司系统安全管理水平仍然不高、现场违章仍未杜绝,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行为、防范能力、安全习惯等还未完全培育。需要进一步从更高目标、更高层级推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向系统性、高质量发展前进。

2电力公司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强化载体,增强安全文化的影响力

电力公司在实施安全文化赋能“抓、控、保”专项行动的过程中,持续探索和创新安全文化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安委会、月度分析会和“安全日”学习等平台,常态举办专题安全知识讲座,举办安全签名、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基层供电所班组公示、展示供电所班组在安全管理基础、运维基础、电网基础3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与成绩,做到班组上下互通有无,上下监督。制作安全警示桌牌,时刻提醒职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夯实安全基础。

发挥党员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各专业领域、作业现场、基层供电所,建立党员安全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成立党员突击队,组织开展党员“双带头”“党员无三违、无事故”活动。推进“党旗引领安全稳”,开展“党建+安全生产”,党员干部重心下沉,带头当表率,紧抓现场保安全,抓好安全促生产。

亲情筑牢“安全堤”。各基层供电所创新管理形式,通过对员工家属进行定期的座谈会,会议主题类似于“关爱家人,共筑幸福家庭”。通过组建类似的温馨家庭氛围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能够遵章守纪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认识,能够执行好安全操作,提升公司的整体安全氛围。

2.2严格管理,增强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管理孕育文化,文化推进管理。公司从精细管理入手,始终抓好职工行为,不断提高职工文明素养。注重抓目标,严格责任落实,将专项行动20项重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部门、班所和个人,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强化班组成员安全水平的跟踪管控,开展个人安全能力评估,因人而异开展培训。围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计划、分模块开展“干什么、学什么”的“每周一主题”安全教育常态化活动,对职工安全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跟踪多维度考核。结合多项安全职责,展示各环节安全责任承诺书,用以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强化安全责任担当,在作业中时刻警惕,不忘安全、不忘责任。深化安全保障体系,将“党建引领保安全”“数字化支撑保安全”“安全监督保安全”作为保障体系,支撑安全专项行动。组织编制了“‘四双’管理实施细则”“配电工程现场‘口袋书’”,落实“四双”管理、“四个管住”“看板”管理和标准化作业。聚焦现场管理,创新安全现场辅助工具,设计服务于全流程管理的看板,看板中罗列多项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开工前逐一核查完成情况,已完成则翻转为绿色,全部完成则红色盾牌变成绿色盾牌,形式犹如“安全红绿灯”,更形象地传达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重要性,辅助传统安全现场看板管理。各级工作人员需要将现场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严格实施,根据目标任务来落实好现场作业。将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严格规范落实,保证能够全面完成重点目标任务。

2.3持续完善硬件保障

根据年度财物预算,优先保障安全生产、安全培训等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开展设备风险评估,编制设备风险评估报告,结合评估结果,以风险为导向落实各项生产大修、技改项目,消除设备隐患。安排做好安全防护设施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包括工作平台、爬梯、个人防护用品、防爆设施、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紧急处理设施、消防灭火设施等),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合格、安全可用,实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按标准规范要求,配备足够个人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器材、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设施设备的配置、检查、维护、检测、试验工作,保证应急器材、工器具合格可用。按规定开展安全基础设施检查,包括消防设施、安全保卫设施、安全防护设施、防洪设施、接地系统、防雷设施等保障安全的物质工程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设施隐患,及时整改。

2.4提升安全能力

(1)提升防范能力

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的“四分”管控模式,按照“年报告、月计划、周调整、日落实”的监督要求,对公司经营活动中主要风险开展分析、监督、整改、回顾,持续改进风险管控的监督水平。

通过分层分级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干部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知识积累,在保持生产技能的同时切实提升安全事故事件防范能力。持续开展安规、安全风险辨识、安全心理等各类培训,培养危险拒绝意识,提升员工事故防范能力。

(2)提升应急能力

按照“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统一管理、专业负责;平战结合、分层管理”的原则组建公司内外部应急队伍,制定完善应急队伍规章制度,明确各专业应急队伍职责。

建立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按照政府部门、上级单位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定期修编各级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方案,通过持续改进,保证预案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每年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总结整改存在问题,不断提升应急实战能力。制定公司应急物资和装备配置定额标准,每年按照标准及时补全,并做好物资和装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建设高水平的应急指挥中心,配置应急指挥、处置信息系统,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安全文化体系,涉及很多方面,影响深远。在时代进步、科技更新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标准也逐渐提高。加强电力企业管理,要从各方面加以实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创新载体、注重实效,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安全文化软实力,实现公司和员工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单大鹏,崔岩.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7(33):33-34.

[2]林蔚.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