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

宁呈俊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模式也要进行深刻变革。对于高中生而言,学科成绩保持平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更会重视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忽略历史一类的选修内容,造成了学生偏科问题的出现。新高考改革的出现,迫切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做出改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教育教学改革的加速以及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这一类非核心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即需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创新意识、开拓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能力、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大投入教学创新。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加强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是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方向达成的必然选择。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1.1时代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更加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当下社会相结合。特别是在教材的编纂上,更为注重将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打包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结合时代热点,加入思想品德教育元素。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高中历史基本知识与原理,通过学习内容了解身边实际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延伸学生思维边界,拓展学生历史知识广度,确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创新化、个性化、时代化,能够与新课程改革创新性教学相匹配。

1.2合理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另一特点是合理性。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上,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教学要符合系统性、模块化的特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完成高中历史知识学习。

1.3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比如,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历史相关新闻、历史相关图片、历史和生活的关系等开展教学延伸和教学拓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受传统观念影响,历史学科不被重视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高考模式的影响,任课教师可能会重视主科的教学,在文科和理科的选择上也会更加重视理科的授课。同时,根据我国当前的教学资源投入来看,投资的重心也是理工科学校。政策的偏重导致了我国绝大多数学生更乐于学习理科,而忽视文科的学习。在高中授课时,教师往往也会强调英语、数学和语文主科分数的重要性,学生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在学习时会有意识倾向主科,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够重视,在课上甚至出现做数学题的情况。不均衡的教学引导进一步加剧了历史等选择性学科的边缘化,迫使历史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让学生快速背诵知识点,以此来减少学生的负担。由于多方原因造成历史学科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重视,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2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单一的教材讲授方式,而教材内容多且杂、知识高度专业化、涉及领域广泛等给学生带来了很重的学习负担,限制了学生的个体潜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不感兴趣,也不愿意积极参与其中,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此外,一些历史教师拥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但是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出发点有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不在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和学习特点,是否与学生在想法和体验感上达成共识。

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3.1营造轻松历史情境,重视人文教育培养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拥有更加愉悦的心情,也更容易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高中历史课堂通过营造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与历史学科的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更新自我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将历史事件从抽象转化为动态,从枯燥转化为趣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实现和学生的平等交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鼓励每一位学生能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意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活动,打破死记硬背的局面,更加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和人文思想的培养,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

3.2明确教学目标,体现高效性

不管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是新高考方案的落实,都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育教学目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要让学生认识到历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征,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制定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价值。

3.3强化高中历史教学体系创建

从现有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过程来看,强化历史教学体系创建是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历史教学体系创建,以便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及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历史教材知识容量大、涉及领域宽泛,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历史基础学习能力,而且要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关键能力。

3.4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郑林教授提出“历史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由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思想方法: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和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等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历史的学习和表述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分类知识过程中,郑教授将历史思想方法称为“方法性知识”,认为这一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整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决定了历史思想方法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

结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在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转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适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高中历史学科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吴波.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历史学科知识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3).